第111章 大明皇家百货公司
看着周皇后和袁贵妃害怕哭泣,崇祯心里特别怜惜。</p>
只能是,晚上好好待她们了。</p>
崇祯继续道:“不过,太康伯、嘉定伯、崇信伯……都是朕的长辈。”</p>
“朕就破个例,让他们带家眷、府人入皇城,别居一室,暂避几日吧。”</p>
“待朕击退流贼,再让他们各自回府,再享富贵。”</p>
闻听此言,张嫣、周皇后、袁贵妃大喜,三大美女,急忙磕头谢恩。</p>
“谢陛下圣恩......”</p>
崇祯继续道:“皇后,田都督虽然已逝,但田府中人,也是朕的家人。朕不能厚此薄彼,让他们都进来吧。”</p>
“臣妾遵旨。”</p>
崇祯转头,看向王承恩,“大伴。”</p>
“老奴在。”</p>
(一般在皇城,或私底下,崇祯都叫从小陪他玩耍长大的王承恩大伴,亲切。在大臣面前,则直呼其名。)</p>
“大伴,太监们,都撤回皇城了吧?”</p>
“禀报皇爷,都撤回来了。”</p>
“那就好,选四十个脚力好的,帮着泰康伯、嘉定伯、崇信伯、田都督府入城。”</p>
“老奴遵旨。”</p>
王承恩领旨后,疑虑道:“皇爷,四十个太监,是不是太少?”</p>
崇祯一愣,“莫非,宫中还有不少太监?”</p>
王承恩点点头,“皇爷,除了外派监军、矿监、税监一万人。北京城各城门的监军太监,都撤回来了。”</p>
“现在皇城之内,共有四万净军太监、三万皇宫太监,大约七万人,另有九千宫女,随时都可守卫皇城,听皇爷调令。”</p>
“啊......”</p>
“这么多?”</p>
崇祯惊得目瞪口呆。</p>
七万太监、九千宫女,差不多快赶上守城的将士数量了。</p>
这么多太监宫女,一年,得消耗多少钱粮啊?</p>
“大伴,你确定,有这么多?”崇祯惊问。</p>
“皇爷,这还是没加上各地藩王府的。各地藩王府,至少还有3万畜养太监。”</p>
“啊......”崇祯深深叹息。</p>
大明的男人,都被折磨成啥样了。</p>
要不是真穷得揭不开锅,要不是真的没有活路,那个男人,愿意挨上那一刀呢?</p>
“大伴。”</p>
“老奴在。”</p>
“立即传旨,自今日起,大明不再新增太监,敢帮人干净。”</p>
“啊......”王承恩一惊,感觉太监的前途命运,要完蛋。</p>
崇祯急忙解释:“大伴,朕得先给这七万太监,找一个好去处。”</p>
“等都有好前程了,再论新增的事。”</p>
王承恩点点头,“老奴遵旨。”</p>
“皇后。”</p>
“臣妾在。”</p>
“宫女,也不可再招收。”</p>
“臣妾遵旨。”</p>
“另外,选出三千年轻宫女,朕要奖赏有功将士。”</p>
“啊......”周皇后一惊。</p>
“她们花样年纪,养在深宫,可惜了。”</p>
“大明人口凋敝,朕要修生养息,以图恢复。”</p>
“臣妾遵旨。”周皇后点点头,她终于明白了崇祯的良苦用心。</p>
张嫣则向崇祯投来崇拜、赞许的目光,自从昨晚开始,她就觉得,眼前这个小叔子,好像变了一个人。</p>
“皇后。”</p>
“臣妾在。”</p>
“慈烺、慈炯、慈炤、媺娖、昭仁可好?”</p>
“回禀陛下,都好。”</p>
“慈烺、慈炯、慈炤这几天都在练剑,还跟臣妾嚷嚷着,要带内臣上城头杀贼呢。</p>
崇祯欣慰一笑,三个儿子,都懂事孝顺,不忤逆。两个女儿,更是乖巧可爱,小棉袄。</p>
“皇后,监督他们,要用功读书,多学治国理政之道。将来的大明,还得靠他们。”</p>
“谢陛下。”</p>
“当然,也要劳逸结合,锻炼雄壮体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