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院(下)3
“这可是你自己的事,是你去嫁人,不是我们去嫁人,其实我觉得这个人挺不错的。咱们也没有钻人家心里去看,人家心里想什么,咱们也不知道,但就从他来到现在一直都坐在那里没有动,就能说这人还行。再说人家也有手艺你跟了他不会吃亏。”
“闭上你的臭嘴吧,我的事儿不用你掺和。”
“四姐,你咋逮谁咬谁呢?你属狗的啊?我哪儿又惹着你了?”
“惹没惹着,你也管不着,念书没念明白来管这事,操心不怕烂肺子。”
“我知道,四姐,你对我上学有意见,我不也想好好学能考出去,咱家也能
过得好一点么,咱家成分这么高,谁愿意在这儿窝着一辈子,这不赶上政策了么。”
“你有能耐上学别花家钱。”
“你就跟个狗似的,我花钱,我以后我还。”建国也生气了,四姐只要说话,必呛人,“你爱咋地咋地,不行就黄。”
“你管得着呢,黄不黄也不用你管。”这高桂青的声音越来越高,高得屋里的人都听见了。帮忙烧火的梅强忙出来看,桂青一看他出来了就扭身进了屋。
“老兄弟,”梅强跟建国打招呼,“让你多费心了,没事,能成就成,不能成,咱们也算交个朋友,到农安去我那里呆一会儿。”
“梅大哥,我四姐人挺好,就是嘴不饶人,我看这事能成,等你们俩过日子时,也免不了磕磕碰碰,多担待点。”
“那没事,走吧,进屋吧,外面挺冷的。”
两个人就都进了屋,蹲在外地下一边烧火,一边说些画画、雕刻的事。
也不知道是桂青心里也觉得行,只是嘴上硬,还是建国的话起了作用,反正这亲事算是成了,转过年就到了结婚的日子。
农村结婚是要讲排场的,没有什么好饭,但是要管个饱儿。这个时候屯子里掌事的全到齐了,聚到一起解馋,一个个喝得脸红红的,舌头硬得说不出话来,还要大声地喊,生怕别人听不见他说话。孩子在这时也要偷偷跑到外地下(农村人对厨房的叫法)找嘎巴(锅巴)吃。老师傅要看着,往外撵。那是他的,事后他要拿回家里,可够他家里吃几天的了。
按理来说,屯邻帮忙活儿,怎么也得给几毛钱的工钱,可大家都也是没钱,有钱也不想给,都也是穷成了小气鬼,就约定俗成地定下了些规矩,来帮忙的人可以适可而止地拿点东西回去。这做饭的老师傅就把锅里的嘎巴用锅铲子戗下来,找东西兜回去。久而久之,成了这里的臭规矩。
房子外面一群人吵吵闹闹,这是来得晚的没有轮得上桌,只好在外面等,好在是天不太冷。大家伙就都在墙根儿那里蹲着,虽然肚子里叫得很欢,但也坚持得住,毕竟可以有机会解馋。一些来得更晚的连墙根儿都没有了位置,就四处走一走,不一会儿帽子上结了一层霜,便停下来,一边跺着脚,一边大声地说着话。
抱柴火的一趟一趟地,也大声喊着:“借光啊,油着。”说完哈哈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