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30(第2页)
“嗯,我不是故意的。”童睿结结巴巴地边抽答边说。
“还不是故意的,打你也该不多。”
“高超,你也是,不能真打人家呀,说话还不行啊?你看童睿的衣服都整埋汰了,你拿家给洗呀。”
“行,我让我妈给洗。”
“不用,老师,我回家让我妈给洗就行。”童睿说。
“你俩要早这样能打起来吗?高超,明天你跟你妈要两块五毛钱啊。”
“嗯,老师。”
“那我先把童睿送家去,下午咱班放假吧。”因为这个事儿,其他同学放了半天假。
回家高超也没敢跟妈妈说,妈妈也没有问为啥下午放假,还是晚上哥哥放学时跟妈妈说的。
妈妈说:“小龙,吓着了吧,是不是吓破胆了?没事,妈给你两块五,明天你给老师。不害怕啊,没事。”
其实高超不是害怕,他是心疼那两块五毛钱,这不是个小数,能买十根麻花。
老师在送童睿回家时,他妈的意思再要十块钱买件新衣服,让老师给回绝了。
说两小孩闹着玩要啥钱。
童睿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星期才来上学,因为头发剪
了,大夏天的还戴了个帽子。不是那种平常的绿帽子,是天蓝色的,类似于礼帽的样子,同学们都没有见过,挺好看。
他也感觉挺不好意思,高超也感觉挺难为情,最后还是他先说了话:“高超,我爸不想让我念了,让我跟他学木匠,这学期念完,下学期我就不来了,你跟我一起学木匠不?”
高超听了很吃惊,才几岁就开始学木匠了。“我回家问问我爸。”
等高超回家问时,爸爸说:“学那玩意干啥?好好念书。”
新学期开始时他果然没有来,老师还去他家找了两次,也没来。
小学一二年级老师让用铅笔写字,上了三年级就必须用钢笔,尤其是考试的时候必须用钢笔。小卖店也卖油笔(圆珠笔),老师看得严,不让用,说不练字。
小孩都不爱用钢笔,总是弄得一手钢笔水。尤其是冬天,钢笔囊会冻,到了学校就要把钢笔囊放在嘴里含着,一直到化开,不然写不出来字。
笔就放在文具盒里,那种铁的文具盒,封面印着图画的。每天上学放学时文具盒在书包里的最外层,如果跑时,手就摁住书包文具盒的位置,尽量让它不要甩来甩去。可等打开时发现钢笔水还是从钢笔里甩了出来,洒了一文具盒。有时也会洒到书包里,把书给染了。
有的还要带饭盒,放学时饭盒就空了。一跑的时候,钢笔在文具盒里撞来撞去,勺子在饭盒里撞来撞去,发出一首有高低音的交响乐。对了,还有第三种声音,就是肚子的咕噜声。
那时的钢笔有包尖和散尖的两种,相比较而言,包尖的好使,散尖的不好使,握笔点高,小孩子握不住笔,手就和笔尖的部分有一个亲密的接触,手指上面蓝蓝的是经常的事儿。当然包尖的钢笔贵,散尖的便宜。孩子们还给好钢笔下了一个定义,就是拿在手里比较沉,就是好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