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29(第2页)
并不是高超唱得好,是这个歌他们没有听过,还有高超的胆子大。
等高超下台的时候发现把包麦克的红布都给喷湿了,音乐老师在报幕时拿起来刚要说话,一看湿了,说了句:“这孩子。”然后用手擦抹了一下,那些老师又都笑得前仰后合。
后面还有好多孩子上来唱歌,有一个唱《军港之夜》的完全是把歌词念了一遍,高超旁边的一个上坎的孩子,崇拜地说:“甄立君可厉害了,啥歌都会唱,可厉害了。”
看着她那无比崇拜的表情,高超真想告诉他:“那不是走调,是没有调好吧。”
哥哥也上去唱歌了,他也唱了《小螺号》和《我的中国心》。
其实小孩子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能唱的咋好,无非是锻炼一下孩子的胆量,大人们一起取个乐而已。这两件事高超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当比赛回来时,妈妈给他布置了写作文的环节,写完之后给她看,也从小就为他打下了一个及时记录感悟的习惯。
等高超升入三年级时就到东铁小学念书了,宋塘子分校、土龙分校和东铁小学的学生就凑到了一起。宋塘子学生中也有一个爱唱歌的孩子叫童睿。他说话有些结巴,但唱歌不结巴,有时老师就让他们两个比赛,看谁会的歌曲多,他会的确实比高超多。
高超会的都是听别人唱过或者从小喇叭(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的一档儿童节目)里学来的,而童睿家有电视,他能学一些高超都没听过的歌。
虽然他这方面比高超强,可他学习不如高超,高超稳居前五名,一般都是前三名。童睿就要到十名开外了,不过他一点都不急。他说他爸是木匠,说不定哪天他爸就不让他念了,让他学木匠。
高超说:“你想当木匠呢?”
“不想,可我爸想。”
“我也想,让你爸也教我呗。”
“行啊,我爸活可多了,总也干不完。”
“说定了啊。”他们俩就成了好朋友。
友谊的小船能航行多久,高超不知道,不过说翻就翻。
学校每天中午午休,学校附近的学生,就回家吃饭去了。离家远的不能回家,有时就带饭盒,冬天有炉子能热一下,夏天就凉着吃。
冬天午休时间短,老师也不回家,在办公室里吃完饭就来班级里看着学生们。
夏天午休时间长,老师吃完饭找地方休息去了。却不让学生在教室里呆着,她下班时就把门给锁上,学生们就在教室后面的土沟子里吃饭。
那个场面是很壮观的,一群小孩子手里捧着饭盒坐成一排,各种饭味儿飘在空气中。虽然没有啥好饭,好菜,可各家的味道都不一样。没有带饭的就远远地找个平坦的地方躺下睡觉。也有不吃饭也不睡觉的,打着闹着。还有的淘孩子上树坐着,看谁胆子大,看谁爬得高。
那天高超正在沟里吃饭,突然感觉一把沙子扬到了头上,也撒到了饭盒里,眼见的这饭是没法吃了。高超回头一看,是童睿,正嬉皮笑脸地在地上抓沙子,又向自己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