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天下 作品

大姨父7(第2页)

这与其说是东北农村的习俗,倒不如说是穷规矩。不管是冬夏,家里的好菜也不多,只能是先可着客先吃,然后才能轮到孩子,最后才是做饭的女人们,在我家就是妈妈。

我跟哥哥心里也清楚,胡乱扒拉几口混个大半饱,就又跑出去玩了,大一些就是吃几口就装模作样去写作业了,然后客会夸赞几句:“你看你家小磊,小龙多爱学习,以后肯定能上大学。”满足了爸妈和我俩的虚荣心,然后就不再理我们,喝他们的酒了。而我们听着他们的吃菜、喝酒声,根本学不进去,坐在那里装样子,用心去感觉喜欢的菜一筷头一筷头地减少。还有些人吃东西吧唧(biaji)嘴,就更讨厌,让人心神不宁。

小时候为了来人能多凑几个菜,妈妈就把鸭子、鹅下的蛋用一个民国时期的大花瓶(我们称作掸瓶,或者胆瓶,估计是用来插鸡毛掸子而得名,至于胆瓶就有人说长得像个悬胆)加上盐水腌起,等吃的时候煮好切开,白的清,红得流油的黄儿,喷鼻的香,馋死个人。

蛋清会咸,人都爱吃黄。作为小孩子的我们自然不例外,就期盼着客能吃完饭时给剩下点儿蛋黄,不过这是奢望,谁都知道黄好吃,客也不傻。况且客出来串门,不是常来,说句白话就是拉馋(东北话就是出来解馋的意思)来的,怎么可能给我们剩呢?满盘子的蛋壳加蛋清,像一个个被抠了眼珠儿的眼睛,没有生气,更像是我们的心情。唉,白等!

而大姨父每次来酒不少喝,菜吃得少,尤其是咸鸭蛋,几乎是满盘不动,妈妈每次看桌上的菜是不是需要添时都说:“姐夫,别装假啊,多吃菜!”边拿筷子夹咸鸭蛋放到大姨父的碗旁边。

装假就是碍于面子而不吃或少吃。因为农村家里都不富裕,非常清楚摆到桌子上的是家里最好的,家里人舍不得吃的东西。还有一种可能,有些人不管不顾地吃,可能会吃打凉。打凉就是把饭或菜给吃没了,没有填的菜或饭了,那样主人和客都特别尴尬,所以有人会装假,明明喜欢吃而不吃,明明没有吃饱而说吃饱了。

装假的人都是脸皮薄的人和实在亲戚,我小时候就爱装假,哥哥就从来不装假,到哪里都能吃饱。

大姨父嘴上说:“嗯呐。”又把鸭蛋放回到盘里。却不过(爸爸妈妈看他把鸭蛋放到盘里就又会给他夹到碗旁边,有时会重复好几次)就用筷子挑上一点点黄或清儿吃些。

等收拾桌子时,爸妈就说:“姐夫又装假了。”

大姨父就说:“装啥假装假,没少吃。”

喝完酒的大姨父话又少了起来,又开始一问才一答,再喝上一会儿茶水(那时的茶大多是红茶杆,一泡通红通红的,不好喝,倒很利尿,一般喝上一杯两杯就要上厕所,有经验的喝一杯就会告辞)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