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大院(下)55
第二天排练时人们都老实许多,连需要的活泼劲儿也都没有了,气得老胡头一阵骂,倒是不敢再说玉君。况且玉君也没啥错,那步子都在点儿上,那队伍的变形,那插花都没问题。
老胡头就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喊,直到喊不出声。
建国怕玉君再挨欺负,时不时趁尿尿的功夫也跑到秧歌场来看几眼,见没啥事儿了才放下心来。
要说建国,因为玉君削那个梁永才是可能的,可能不能打得过就不好说了。
他也就是做做样子,没有把握的事儿建国还真不干,好在那梁永才也心虚,看到建国在场边看也躲着。
这年前的十多天就在排练中过去了,转眼间也就要过年了,农村的年节好过。
老高家也就是包了顿饺子,白面不多,得省着吃,还掺了点儿细苞米面儿,反正屋里挺黑的,也看不出饺子有些黄色,吃着倒是有一股苞面味儿,有馅儿就比大饼子强,豆包也包了几盖帘儿,还蒸了点儿上供的馒头。
老妹桂兰也定了婆家,就在农安的边上,不是吃红本的,就是一农民,可人还不错,那边的地好,管的也松,能开小片儿。这样每年家里都会有余粮,时不时的给梅强两口子送一些,也给老高家拿点儿。
这宝昌跟小脚的老太太又神气起来,说不上两句话就提到闺女身上,一来人就说,这辈子算是得闺女济了。眼睛还时不时往北炕瞟,意思很明显,儿子媳妇儿不如闺女。
建国这时候就跟玉君说,“别理他们,爱说啥就说啥,看哪个闺女能养老,要真养老咱们还省心了呢,是不?”
玉君也同意,就全当没听见。
过年无非就是把好吃的吃到自己肚子里,再糊弄老祖宗。
宝昌老头是老大,虽然老祖宗都让老黑聋他们给烧了,可仪式还要有,也在院子里摆上小桌儿,上面放几个馒头,再摆几样菜,假模假样地把老婆子扶出来,领着家里的所有人,在狗的注视之下,给飘在空气中的各位先人磕上几个头,再念叨几句拜年嗑,希望老祖宗保佑子孙后代旺旺兴兴的,别有天灾病热,然后再回到屋里坐在炕上。
玉君跟建国把上供的饭菜端回来,用锅热一热再端到屋里,一家人把这些吃喝吃了,年就算过完了。
桂兰没在家,早让婆家接去过年了。
不知道这几年刮的什么风,兴起了订了婚的闺女去婆家过年,这是以前没有的事儿。
建国跟玉君对这个嗤之以鼻,谁知道去了婆家,睡没睡到一个被窝里?
这个事儿倒是在后来得到了验证,果然是睡了。虽然背着别人不知道,可怀了孩子是真的。好在婆家也知道了,赶快张罗结了婚,才没让孩子生在娘家。怀了孩子的闺女多少不再值钱,老高家也就象征的性地要了点钱,就赶快把闺女嫁了过去。
桂兰婆家还挺好,知道老高家穷,虽然自己家也没啥,可也时不时的让桂兰回家看看,顺便拿点东西回来,也没啥好拿,就是仨瓜俩枣的,可就这样也乐得小脚的老太太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