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天工开物
1637年,七月上旬,笨港军营。</p>
“少将军,这《天工开物》乃是那些盐商按照少将军的要求,专门去江西府衙花重金买来的书籍。”</p>
石吉祥手中拿着一本《天工开物》的上篇,对着站在码头看海的杨三生汇报道。</p>
《天工开物》乃是宋应星在江西担任分宜县教谕时所着的书籍。(1637年5月刊行)</p>
《天工开物》共分为上中下三篇。</p>
上篇大致内容:</p>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p>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p>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p>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p>
作咸:介绍盐的生产方法。</p>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p>
中篇大致内容:</p>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p>
冶铸:金属物件的铸造</p>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p>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p>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p>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p>
杀青:造纸的方法</p>
下篇大致内容:</p>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p>
佳兵:兵器的制造方法</p>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p>
麹蘖:做酒的方法</p>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p>
………………………………</p>
“吩咐那些盐商,让他们继续留意江西分宜县教谕宋应星,《天工开物》此书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内容问世,让他们拿到此书的后续内容后,第一时间送到本将手中。”</p>
随意翻看了一下《天工开物》,杨三生就失去了兴趣。</p>
眼下,杨三生暂时还不能把宋应星接到笨港,一方面是不想打扰宋应星的创作思绪,另一方面是担心宋应星不会轻易屈服,这会浪费很多时间。</p>
倒不如让宋应星把《天工开物》此书完善,然后他再把宋应星给弄到笨港也不迟。</p>
历史上,宋应星在大明灭亡后,拒绝出仕大清,最后在贫困中度过晚年。</p>
“另外,把《天工开物》此书送去格物院,把书中的内容加入到那些学子的必修课程当中,同时,从此书中挑选一些易懂的内容,加入到孩童的必修课程当中。”</p>
“遵命,少将军!”</p>
随着石吉祥的离去,杨三生的视线又回到海面上,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p>
………………………………</p>
虾夷岛,御倭城(松前町)。</p>
随着松前藩的投降,王明玉派兵入驻虾夷岛南部,把松前町的名字改为御倭城后,他亲自率四千将士,驻扎在此地。</p>
一方面是为了压制那近两万的松前藩俘虏,另一方面是要把御倭城打造成坚固的堡垒,因为倭国本土距离御倭城并不远,哪怕他们海军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也不能小觑了那些倭人,须得做好必要的防御工事。</p>
“将军,船队来了。”</p>
一名士兵奔跑至王明玉身前,汇报道。</p>
“派人去告诉松前公广,让他做好出发的准备。”</p>
王明玉淡淡的说道。</p>
“遵命,将军。”</p>
士兵离去后,王明玉也没继续待在军营,而是前去集合军队,他需要亲自率兵押着松前公广和他麾下的士兵登上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