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餠 作品

第684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2页)

“还有其他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蒋西山点了点头,对着帐中的其他将领问道。

“末将认为,江将军说的对,鞑子并非我军对手,不管是野战还是攻城战,只有尽早结束北伐,京畿周边的百姓才能得到安全的保障,毕竟时间每拖一天,京畿周边就会出现饿死的百姓。”

吴三桂急忙补充道。

过了良久,在场的众将,没人提出其他的不同意见,这让蒋西山很满意。

“不错,既然诸位都打算进攻,那我军休整三日,便直奔京师,毕其功于一役!”

“将军英明!!”

“将军英明!!”

“将军英明!!”

…………………………………………………………

当天晚上,当明军北伐的大部队在冀州衡水县成功会师时,多尔衮才率领八千余满洲士卒狼狈的抵达西安府城外。

从远处看去,多尔衮率领的这支军队,全都是步行,他们原本的那些战马,也在翻山越岭期间,被全部宰杀完毕,成为了士兵的口粮。

等到多尔衮好不容易才进入西安府,还没等他吃上一口热乎饭,西安府的守将便急忙向多尔衮汇报了潼关丢失的消息。

听闻此消息,多尔衮大惊,潼关丢失,这意味着想要从西安府进军中原地区,只能绕道太原,同时,明军在攻陷潼关后,并没有继续西进,这说明,明军的战略意图并不是在西安府,而是京畿地区。

“立刻把西安府所有的战马集中起来,本王要立刻率军赶往京师!”

多尔衮瞬间失去了让麾下残军休整的心思。

以明军那强大的战斗力,再加上京畿周边无险可守的地势,若是阿济格或多铎在统帅剩余大军,只能选择也明军在平原地区野战,毕竟清军守城守不住,粮食也没有明军的多,消耗不起,因此,多尔衮麾下的这支骑兵就是清军能获胜的关键部队。

虽然此时多尔衮麾下的八千骑兵全都没马,但只要他把西安府和太原府的所有战马全部收集起来,还是可以勉强组建一支骑兵部队的,哪怕战马与骑兵之间的配合没那么默契,但现在可没时间给他操练。

翌日清晨,经过一夜的搜集,西安府所有的马匹全被多尔衮征用,一共一万两千匹马,但其中适合作战用的战马,只有不到五千匹。

面对此等情况,多尔衮也只能无奈接受,至少剩余的马匹还能用来赶路和携带物资。

就这样,多尔衮指挥着麾下的疲军,开始强行军,赶往太原府。

好在多尔衮麾下的这八千余人,全都是满洲精锐,且都是一群既得利益者,在北方拥有不少田庄和奴隶,虽然现在大部分人的田庄和奴隶都被明军解放了,但只要大清能够反败为胜,他们失去的这些东西,今后都会加倍的拿回来。

这也是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这些满洲士兵还能死心塌地的跟随多尔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