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458章 你想好,选哪条?(第2页)

他拿起笔,在空白的便签纸上随意画着圈儿,“至于报告怎么写?重点落在哪里?那就看‘调色盘’怎么用了。如果是你,你怎么用?”

李乐琢磨琢磨,笑道,“学生冲动是事实,管理细节有疏漏也是事实,承训流程有可改进之处更是事实。多面下笔,各打五十大板,最后归结为沟通不畅、处置经验不足,提出几条不痛不痒的改进建议。”

“比如加强军训前思想动员、完善评比细则透明度、强化校地协调机制......最后,全体鼓掌,皆大欢喜呀。”

听了这话,马主任一副老怀甚慰的表情,颔首,摸烟,小李秃子立马狗腿上身,捏起火机,“吧嗒”,凑过去。

“那……化院那边?”

马主任嘬了口烟,“嘿嘿,在体制这台精密仪器里,处理一个人,尤其是动一个位置敏感的人,其成本往往远高于处理一件事,或者一群人。”

“这里面,牵扯着学科资源分配、项目申报渠道、甚至某些实验室背后的金矿。那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博弈过程。”

“一次军训风波,撬不动那个级别的杠杆。它最多成为一个谈判桌上的小砝码,或者在某个关键时刻,被人翻出来作为攻击的由头。仅此而已。你知道化院多大么?”

“大概了解一点儿。”李乐回道。

“咱们小门小户的,和人家一比,就是普桑对上保时捷。”马主任掰着手指头,“化院,六大院士,十三个长江,二十一个杰青,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三个下属研究中心,两个部重点实验室、一个重点学科实验室,还有四个校级交叉研究中心。一年,光科研经费就是亿级。”

他靠回椅背,语气恢复了平静,“所以,调查组的重点,很可能会放在后续管理上。至于学生......”

话锋一转,“处理是必然的,否则无法向某些坚持纪律的声音交代。”

“但尺度,会掌握在可控范围内。毕竟,学生背后.....那也是个护犊子的狠角色,闹大了,对谁都不好。轻描淡写的批评教育,或者象征性的通报,稳定是最终目的,不是制造新的风暴。”

马主任叹口气,“风暴总会过去,档案总会尘封,新的热点很快会占据所有人的注意力。所以我说,你做的就很好,不参与,远远看着,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