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552章 秦桧回归触怒历朝皇帝,大明为何不像大宋一样怂?(第2页)

  “但异族就是异族,朕可以允许异族人投降大唐,但绝对不允许华夏人投降异族!”

  李治哑然。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双标啊。

  但仔细一想,李治竟然也觉得李世民说的挺有道理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天生就比那些茹毛饮血的异族要高级!

  放着更高级的华夏人不当,去选择当异族的狗。

  这种人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

  李世民看向李治,淡淡道:

  “治儿,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生为华夏子孙,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谁要是敢背弃这种荣耀,谁就该死,百死莫赎!”

  李世民的话,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

  这就是贞观大帝的霸气!

  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炽看着这一幕,陷入沉思。

  作为大宋的“后人”,朱高炽对这段历史当然是很清楚的。

  就在此时,朱棣嚷嚷了起来。

  “哎呀,这秦桧原来还当过金国的狗腿子,真是恶心人啊。”

  “果然不愧是华夏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狗汉奸!”

  朱高炽的表情顿时有些古怪。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你小子连秦桧的历史都不懂?”

  “历史书没读过吗?”

  “小时候那些大儒白教你了?”

  朱棣顿时有些讪讪,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父皇,这南宋的历史实在是太屈辱了,儿臣真的读不下去啊。”

  “还得是汉武帝、唐太宗这种威风八面的时代,他们的历史读起来才带劲!”

  朱高炽闻言不由哑然。

  搞了半天,自家老爹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才不了解秦桧这段历史的?

  想了想,朱高炽又觉得情有可原。

  就算是朱高炽这个温和的性格,在读宋朝这段历史的时候也经常忍不住心中的愤怒。

  更何况是朱棣这种耿直的性格?

  朱棣要是真的完整读一遍宋史,恐怕要直接气炸了。

  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

  根据好事者的统计,大宋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了六成。

  而赫赫有名的大唐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不到五成。

  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大宋似乎应该是一个比大唐还要更加强悍的王朝才对。

  但事实却是,大唐属于所有华夏人提起来都无比骄傲的朝代。

  而大宋嘛,“大怂”这个称号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心中突然又有些疑惑。

  大宋并不是唯一一个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大明也是!

  扶持士大夫阶层最重要的是什么?科举制。

  大明的科举制,比大宋还要更加发达。

  为什么大明不会像大宋一样怂呢?

  现在虽然是明初,但大明中期的朱祁镇,大明晚期的朱翊钧,两部视频朱高炽也都看过了。

  在那两部视频里,大明也是完全不怂的。

  也先围城,于谦直接站出来临危救主,还得到了从太后到皇帝到朝臣的大力支持。

  投降派的声音在当时的大明内部,并不像大宋那样猖狂。

  朱翊钧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一个败家子昏君,但是有仗朱翊钧是真打啊。

  为了朝鲜,硬生生和倭国干了好几年,强行把倭国干跑了。

  怂这个字,好像压根就和大明没有什么关系。

  朱高炽忍不住对朱元璋提出疑问。

  “皇祖,为什么咱们大明和大宋一样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明却不像大宋这么怂呢?”

  朱元璋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顿时有些得意,抬起下巴。

  “这还用说吗?因为盘点视频之中大明皇帝都是咱的子孙。”

  “咱这辈子可从来没怂过,咱的子孙自然更不可能怂!”

  朱高炽听完,居然觉得有点道理。

  但道理不多。

  朱棣的基因再逆天,也不可能遗传了那么多代之后,依旧能影响后代大明皇帝吧?

  按照这种说法,哪一个王朝的开国太祖不是杀伐决断,怎么就没把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昏君们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着朱高炽道:

  “你爹懂个屁!还是让朕来和你说吧。”

  朱棣嘿嘿一笑,也不生气。

  咱脸皮厚,只要不是大明的昏君,不是我朱棣的后代在金幕中当主角,父皇您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咱无所谓!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淡淡开口:

  “你爹不喜欢读宋史,但朕以前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宋史看过很多遍的。”

  大宋是距离大明年代最近的汉人王朝,朱元璋当然要仔细研究这个王朝怎么覆灭的。

  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文人势大,皇帝势弱。

  文人,骨子里就有软弱性。

  当皇帝被文人钳制,武将只能当文人门下走狗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和文人一样的软弱性。

  文人做大也并非没有好处,大宋文化艺术、商业经济乃至科技发展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像“宋词”更是被誉为和“唐诗”并列的华夏文化瑰宝。

  但从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打仗打不赢,搞那些虚的文化、商业有什么鸟用?

  如果大明将来的皇帝也和赵构一样被异族追着到处跑,那样的大明再繁荣又有什么鸟用?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必须减掉大明文人带来的娇娇之气,增添更多的勇武。

  所以朱元璋第一个上来就废掉了大宋“刑不上士大夫”的铁律。

  在大宋,士大夫们只要不是犯了谋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其他事情无论是政治斗争失败,执政不力,打仗输了等等,最多都是免官流放,不会处死。

  朱元璋恰好相反。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数以万计的大明官员,这些官员绝大部分都是从科举出来的,也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不听话,朕就弄死你!

  但这还不够。

  朱元璋后来又废掉了丞相制度。

  无论宰相也好宰相也罢,代表的都是相权。

  大宋时代的士大夫们就是相权强大,能掣肘皇权。

  朱元璋直接把丞相废了,相权收回到皇帝手里。

  没有了相权的士大夫,拿什么和同时拥有皇权、相权的皇帝斗?

  但单单打压士大夫还不够,还得扶持武将啊。

  于是就有了大明“开国六公爵”为首的武将勋贵阶层。

  这些武将勋贵,像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打仗,他们是专业的!

  大明用专业的武将领兵,就避免了像杜充、张浚这种自以为是的文官瞎指挥,导致失败的情况。

  此外,武将勋贵阶层还和皇族联姻,比如前太子朱标娶的第一位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儿,朱棣的正妻是徐达的女儿。

  勋贵们通过这些关系又成为了外戚,能对朝政也施加影响。

  这样一来,文官失去了对皇权的掣肘、对军队的指挥,甚至连本身的相权都没了。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武将自然不会像大宋一样只能当文官的狗,而是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借助外戚的身份能更加容易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这样的大明,又怎么可能怂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表情之中也有些感慨。

  “当然啦,朕设计的这些制度也并不是都完美无瑕。”

  “但不管怎么说,朕看了三部大明盘点视频,这里面的大明没有权臣作乱,没有藩镇割据,没有被外敌侵夺半壁江山只能狼狈求和。”

  “大明后裔的皇帝虽然败家子不少,但最起码他们有骨气,敢打敢拼。”

  “朕的大明,怎么样也比赵匡胤那个大宋强十倍、百倍!”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金国中都皇宫。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坐在龙椅上,注视着面前来自完颜挞懒的奏折。

  这位金国皇帝如今已经十分苍老,犹如一只垂死的雄狮。

  虽然浑身上下依旧还散发着皇帝的威严,但每一个接近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大金帝国的统治者恐怕已经时日无多了。

  看完之后,完颜吴乞买抬头对着面前的群臣道:

  “挞懒说了,他认为如今大金的势头已经不如之前那般锋锐,是时候考虑对宋国的和谈了。”

  “你们是什么看法?”

  完颜斜也沉吟片刻,开口道:

  “兀术和挞懒在南方的失败,其实也不全是他们指挥才能不足,而是南方的水网对咱们大金骑兵的限制过于严重了。”

  “眼下关中和中原尚未彻底被大金掌控,以南方的地理,再想要重现靖康大劫俘获赵构确实不太可能。”

  “臣以为,是可以考虑议和了。”

  左丞相完颜宗磐开口道:

  “议和是可以议和,但应该尽量争取让宋国割让更多的土地,挞懒不是说已经派一个大金间谍秦桧回归宋国了吗?咱们或许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完颜吴乞买哈哈一笑,有些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间谍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嗯对了,挞懒还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鉴于山东、中原、关中各地那些愚蠢的宋朝子民依旧还在不断地反抗大金,挞懒提出要大金建立一个傀儡政权,让汉人作为当地的皇帝去和宋国对抗。”

  “你们觉得如何?”

  完颜斜也迟疑了一下,点头道:

  “咱们大金对汉人来说终究是异族,如果能用汉人统治汉人,大金隐藏幕后坐收渔翁之利,未尝不可。”

  完颜宗磐同样表示赞同:

  “只不过这人选可得好好抉择一下,不能像张宗昌一样。”

  之前金国也扶持过张宗昌在汴京之中建立伪楚,目的和现在完全相同。

  但金军刚刚撤离汴京,张宗昌就立刻去除帝号和国号,还把传国玉玺送给当时还只不过是大宋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构。

  这对金国来说就很没意思了。

  完颜吴乞买点了点头,道:

  “人选的事情,可以让南方征战的宗翰、宗辅、兀术还有挞懒提议,他们毕竟是和南边汉人接触比较多,对那些汉人降官有更多的了解。”

  “眼下比较要紧的事情一方面得先把关中全部拿下来,然后就是和赵构派来的议和使者……”

  完颜吴乞买突然停住话语,因为他看到一名八百里加急信使已经冲进了大殿之中。

  信使送来的是一份紧急战报。

  完颜吴乞买打开战报一看,顿时脸色就是一变。

  战报内容并不长,也就几句话,但完颜吴乞买却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越看脸色越是阴沉。

  终于,老皇帝怒气勃发,砰一声将战报拍在了桌子上。

  “这个兀术!”

  “真是个不中用的东西!”

  完颜宗磐和完颜斜也都有些疑惑,忍不住询问。

  “陛下,兀术怎么了?”

  啪!

  兀术的脸上,多了一个清脆的手掌印。

  完颜宗辅双目喷火,恶狠狠地看着兀术,破口大骂。

  “你这蠢货!”

  “说了多少次,不要小看宋人,你就是不听!”

  “一万多大金勇士,就这么被你这蠢材给葬送了!”

  兀术站在完颜宗辅的面前,垂着头,无言以对。

  完颜宗辅余怒未消,依旧痛骂不止。

  “你以为打败了张浚,关中就任由我们横行了?”

  “那个吴玠,之前就能凭借一支残兵死守大散关,接连击退三个万夫长的进攻,还不能证明他的实力?”

  “你倒好,人家一个诱敌之计,你就和傻狍子一样上当了,冲进了吴玠的埋伏里!”

  “一万多大金精锐,就这么被你的愚蠢给连累了,死光了!”

  “皇考一生英明,两位皇兄也是当世人杰,怎么就有你这种蠢才败类,连累了我们大金皇族的名声!”

  兀术依旧还是低着头,不敢开口说话。

  不久之前,兀术奉完颜宗辅之命,去进攻大宋在关中的最后一处重要据点大散关。

  结果兀术轻敌冒进,被大散关守将吴玠打得大败,损失了一万多兵马,狼狈不堪地退回西安府。

  这是从宋金两国爆发战争以来,金国方面吃到的最大败仗,也是唯一一次被宋军歼灭过万的大败。

  这如何不让陕西方面的主将完颜宗辅愤怒,如何不让远在中都的皇帝完颜吴乞买失态?

  臭骂了一番兀术过后,完颜宗辅终于冷静了下来,嫌弃地开口。

  “滚回中都,去陛下面前接受你的惩罚吧!”

  “哼,若不是你运气好投胎当了皇考的儿子,像你这样的废物,今天都不可能活着离开西安城。”

  “滚!”

  兀术身体颤抖,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脚步有些踉跄地离开了。

  【黄天荡、缩头湖以及大散关接连三场失败,让宋金两国的战场形势开始迅速被扭转。】

  【除了在中原方向上的完颜宗翰依旧稳健,东路和西路金军的军事行动都遭受了挫败。】

  【而完颜宗翰得知其他两路友军失败后,也选择了停步不前,不敢再继续南下深入湖北地区。】

  【金国的第五次南侵战争,虽然依旧占领了大片领土,抢夺到了大批财物和资源,但对于志在一举灭亡大宋的金国高层而言,却难言胜利。】

  【在这样的局面下,从赵构即位开始就一直被金国搁置的和谈,终于开始出现了事实上的进展。】

  “嗯?金国愿意和谈了?”

  赵构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简直喜出望外,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和谈,就意味着赵构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四处逃窜,仓皇躲避了。

  他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大宋皇帝,继续过着奢靡享受的生活,再也不需要担心哪天突然传来一个金国南侵的消息,又把自己吓得失去男人的功能了。

  呃,好像现在确实也没有了……

  赵构很快把这个令人不快的念头抛在脑后。

  大宋还有很多名医,一定能把朕看好的!

  强行将注意力集中在和谈上之后,赵构很快又想到一点。

  和谈这种事情,可不能让范宗尹这个草包主持啊。

  娘的,听说范宗尹每天起床都要照三遍镜子,还要询问妻妾自己相貌是否英俊……

  就这种人,能指望他和金国谈出什么东西来?

  不过若是把范宗尹罢相,弄个主战派的大臣上来,那就更不行。

  寇准李纲这种去和谈,不是纯纯的捣乱吗?

  一想到这里,赵构又有些为难了。

  主和派大臣用来和谈的确是比较合适的,可问题是现在大宋内部的主和派,没一个顶用的!

  黄潜善、汪伯彦,这两个流放在外,是可以召回来。

  但他们名声太臭了,若是真回来了,大臣们的不满还在其次,弄出第二次苗刘兵变可就不好办了。

  杜充……这个废物,直接就投降金国了,听说前段时间还被完颜宗翰暴打了一顿,怎么没把他打死呢?

  赵构左思右想,硬是找不到一个中用的主和派大臣来主持和谈之事。

  突然,他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个人。

  赵构心中有了主意,笑呵呵地对着面前的范宗尹开口。

  “范卿家,朕听说有个大宋的御史中丞最近刚刚从金国逃回来了?”

  范宗尹闻言顿时了然,道:

  “陛下说的是秦桧啊。”

  赵构点了点头,道:

  “对,就是他。”

  “嗯,明日让他入宫来,朕见他一见!”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