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坚 作品

第484章 李舜臣绝境中再复起,司马懿大战姜维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汉城朝鲜王宫之中,李昖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的杨镐。

  “杨大人,你说真的?”

  “倭寇真的退兵了?”

  这个消息对李昖来说,确实非常离谱。

  明明倭军距离汉城不过几天路程,怎么就突然撤退了呢?

  杨镐得意洋洋,傲然开口道:

  “大王之前还埋怨我,如今事实摆在眼前,不知大王觉得如何?”

  李昖身体激动得颤抖起来。

  下一秒,李昖跳起来,直接抱住了杨镐。

  “杨大人,你就是朝鲜的大救星啊!”

  “予要在朝鲜给你立生祠!”

  杨镐看到李昖这般模样,心中得意不必多说。

  什么朝鲜国王,杨某人在这里,还不是把他拿捏?

  哼,杨某将来可是要进入大明内阁,出将入相的人物。

  小小朝鲜、倭国,根本就不在话下!

  但杨镐总算还是没有彻底被李昖的吹捧失去理智,婉拒了李昖立生祠的做法。

  开什么玩笑,要是让朱翊钧知道杨镐的生祠在朝鲜立起来了,这位年轻叛逆小心眼的皇帝,不是分分钟把杨镐拉进黑名单?

  大明文官集团对朱翊钧是非常了解的。

  朱翊钧毕竟只是一个人。

  大明文官集团,可是从科举之中杀出来的,千百个智慧站在世间顶峰的人。

  千百人当世最聪明的人,一心一意去研究一个从小在深宫长大,一言一行都活在所有人注视下的年轻皇帝。

  这有什么难的?

  反之,让朱翊钧去了解这千百个文官,那就千难万难了。

  杨镐对着李昖笑道:

  “请大王放心,我这就去和麻贵将军说一下,让他派兵追击倭寇!”

  “哼,可不能让倭寇就这么跑了。”

  【明军在得知倭军撤退的消息后,很快派兵追击,并先后在锦江、青山、文义等地爆发了战斗,斩杀了数百名倭军。】

  【但由于明军数量毕竟有限,倭军也并非败退,故而大部分倭军在离开时还是颇为从容。】

  【而且由于自知此番撤离恐怕再有归来日,倭军在南撤的路上越发残暴,割取了上万颗鼻子以充作军功。】

  【由于连续的大雪,倭军第二次征讨朝鲜的陆地战争暂时陷入停滞,海洋又一次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在元均领着朝鲜水师于漆川梁惨败后,李昖不得已之下,只能再度将李舜臣启用为三道水军统制使,掌管整个朝鲜海军。】

  画面一转,已经是朝鲜海军的营地。

  【珍岛。】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金幕中。

  他便是朝鲜在上一次抗倭战争中屡建奇功的名将李舜臣。

  李舜臣看着面前营地码头上的船只,也不由呆滞了一下。

  “只有这些了?”

  前来迎接李舜臣的庆尚道右水使裴楔和全罗道右水使金亿秋表情都有些尴尬。

  裴楔干笑道:

  “大人有所不知,元均那个混账东西,在漆川梁把咱们朝鲜的战船都败光了!”

  金亿秋苦笑道:

  “现在,咱们整个朝鲜国,就只剩这十二艘战船了。”

  李舜臣默然片刻,缓缓点头。

  走进营地中,数百名水手、士兵闻讯而来,接受李舜臣的检阅训话。

  李舜臣缓缓道:

  “诸位,辛苦了。”

  “接下来,我们将会击败倭寇,保卫家乡。”

  【李舜臣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现实而绝望,他积极振作起来,招募和训练水手,希望能抵挡倭寇的进攻。】

  镜头切换到了釜山港。

  藤堂高虎表情严肃地开口。

  “大军虽然已经从陆地回撤,但海洋可是我们大倭国的天下!”

  “这一次,我们要沿着朝鲜半岛的西边一路北上,直接打到汉江去。”

  “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们就从汉江逆流而上,攻克汉城!”

  在场的倭国海军将领们闻言,不由跃跃欲试。

  对他们来说,朝鲜主力舰队已经在漆川梁被彻底打烂了。

  现在整个海洋都是倭国的地盘,想横着走竖着走甚至躺着走都行。

  白捞功劳又不会有任何风险的事情,谁不愿意?

  倭国数百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地从釜山港出发,在风雪中一路沿着海岸附近行驶,朝着汉江口而去。

  正在操练水师将士们的李舜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大人,有八艘倭国战船在岛东边的于兰浦海面出现!”

  在场的所有朝鲜将士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许多人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

  裴楔忍不住开口道:

  “大人,这肯定是敌人的斥候船,倭寇水师主力恐怕就在后面,我们快撤退吧!”

  李舜臣大怒,喝道:

  “我奉大王之命镇守此地,就是为了防止倭国战舰从这里侵入汉江。”

  “眼下倭寇已至,怎么能撤退?”

  “传令下去,所有船只出击!”

  在李舜臣的严令之下,十二艘朝鲜战船很快出动,抵达于兰浦。

  李舜臣举着单筒望远镜四处远眺,果然很快就发现了倭军八艘战船的踪迹。

  “迎上去,击溃他们!”

  听着李舜臣的命令,在场的朝鲜水师将士们却畏畏缩缩。

  很显然,他们已经在漆川梁海战的惨败中留下了过于浓重的心理阴影。

  李舜臣看到面前这些部下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厉声道:

  “你们是想要让我把你们军法处置吗?”

  “才八艘船,你们有什么好怕的?”

  “立刻迎上去,开炮!”

  在李舜臣的严厉训斥下,十二艘朝鲜战船战战兢兢,非常缓慢而迟疑地靠近了倭军的八艘战船。

  倭军明显从行动中察觉到了朝鲜军的胆怯,所以即便数量更少,依旧毫不示弱地靠了上来。

  “开炮!”

  见倭军已经进入射程,李舜臣立刻下令。

  然而,等了几秒钟后,依旧没有人开炮。

  负责开炮的几名水手,身体甚至抖得连炮弹都拿不起来!

  李舜臣一脚就把拿炮弹的那名水手踹开,自己吃力地扛起炮弹塞入炮筒之中,然后又亲自点燃了引信。

  “轰!”

  甲板一阵震动,炮弹从炮筒之中飞了出去,落在了一艘倭寇战舰的附近,打起了一片浪花。

  这一炮虽然没有命中,但也让其他船只上的朝鲜人回过神来,纷纷开炮。

  “轰轰轰!”

  此时,倭军战船也开始开炮。

  双方激烈地轰击了一通,但大部分炮弹都没有命中,落入海中。

  终于,一艘倭军战船被炮弹命中。

  几名倭军水手直接被炮弹和激起的木屑等砸死砸伤,惨叫连连。

  倭军终于害怕了,八艘战船纷纷朝着南方撤去,离开战场。

  李舜臣本想下令继续追击,但看了一眼身旁的这些部下,开口道:

  “好了,我们赢了,凯旋回营!”

  回到营地之中,不少朝鲜人的脸上终于多出了笑容。

  “我们赢了。”

  “把倭寇打跑了!”

  李舜臣却并没有什么笑容,对着两名部将裴楔和金亿秋吩咐道:

  “按照倭寇的性格,今晚一定会有倭寇船只来袭营。”

  “等会早一点做饭,落日之前就要全部睡觉,随时等待命令起身迎击倭军!”

  “什么?”裴楔这一吓非同小可,甚至连说话都结结巴巴。

  “大人,倭军袭营,恐怕得上百艘吧?这这这,我们怎么挡得住啊。”

  李舜臣冷然看了一眼裴楔。

  “整个朝鲜只有咱们这十二艘战船了,挡不住,也得挡!”

  裴楔呆若木鸡,看着李舜臣背影消失,突然一顿脚。

  “娘的,本官才不要在这里送死呢。”

  很快,裴楔就带着几名部下,划着一艘码头上停泊的渔民小船,悄悄地离开了。

  【裴楔临阵脱逃的行为引来了朝鲜朝廷的震怒,很快他就被逮捕并处死。】

  【但裴楔作为地位仅次于李舜臣的将军,他的逃亡依旧给大营之中的所有朝鲜将士带来了巨大的士气打击。】

  当天夜晚。

  几十艘倭国船只,趁着夜色,朝着珍岛上的碧波亭而来。

  李舜臣站在岛上的灯塔上,将海面上倭寇船只星星点点的火把光芒看得清清楚楚。

  “呵呵,果然来了。”

  “立刻叫醒所有人,上船迎战!”

  很快,朝鲜所有十二艘船只悄然驶出码头,等待在海面上。

  由于对珍岛码头极为熟悉,李舜臣特地下令让所有船只都不能有灯火出现。

  在这个黑漆漆的晚上,没有月亮,倭军就不可能发现朝鲜战船的埋伏。

  一切就如同李舜臣所料,慢慢的,他视线中开始出现倭军一点点火光。

  每一点火光,就代表着一艘倭军的战船!

  李舜臣粗略一数,发现这一次袭来的倭军战船至少在三十艘以上。

  然而他却没有任何慌乱,沉声道:

  “开炮!”

  “轰轰轰!”

  倭军战船刚刚进入射程,朝鲜方面的大炮就开始疯狂轰击起来。

  由于夜色对视线的阻碍,这些大炮几乎九成九都没有命中目标。

  但这依旧让倭军战船吓了一大跳,也胡乱放炮,朝着声音的来源轰击过去。

  然而,朝鲜人的战船上没有灯火,只有发射大炮时候才会有火光出现。

  而倭军的战船上却是灯火通明,这给朝鲜人非常清晰的发射方向。

  故而,在一番炮轰后,倭军三艘战船被命中,缓缓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