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山海行(22)(第2页)
“这件事乃重中之重!”薛常雄想了想,言语干脆。“此事不解决,联军必然分崩离析!”
众人忍不住看向了东都军的统帅段威和此间主帅白横秋。
素来恣意的段威居然低头不语。
至于白横秋,此时却已经扫视了整个大帐,心中对所有人都有了分析与判断,当然,他对局势也有了完全的认识并早有决断。
局势很清晰,战事的确是接连不利,造成了严重影响,但问题在于,黜龙帮两头之所以这么卖力,本质上还是想解中心之围,让张行和黜龙帮这群可以建立起一个真气大阵的绝对核心精华获得脱身之缝隙。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围下去。
而围下去就要从多个方面来继续维持住这里的联军大部队......首先自然是后勤保障上的修补,这点在座的将军们都有经验,都晓得这个厉害,所以,重建后勤线与开辟临时后勤补给线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军心士气与军队组织结构也需要维持,这里面的关键是东都军,东都军的士气最差,而偏偏东都军同时还是整个联军的两大支柱之一,如果东都军离散,那毁掉的不只是自家一家,而是整个联军。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选择和应对,就显得顺理成章,或者说是无可奈何了。
那么如果这位英国公早已经有了决断,为何还要在这里听这些人胡扯呢?答案很简单,一则堵人嘴、压人心,二则他要找到联军中的“敌人”,或者说是“内鬼”、“漏洞”。
这个“敌人”、“内鬼”,当然不是说谁就是黜龙帮的内应,这种局势下,对帐中这种身份的人说这个未免可笑,但反过来说,除了太原军体系外,也没有谁算是他白横秋的生死同盟吧?
局势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必须要弄清楚谁是最有可能按捺不住的那个,然后施展手段,使这个隐患消失。
那么,回到人身上。
第一个要注意的人当然是东都军领袖段威,这位大魏兵部尚书不是个蠢货,也不是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人,但是此人之前的恣意是局势占优情况下不甘他英国公一家独大而已,现在这种情况,尤其是东都军有崩散危机的时候,其人反而是自己的核心盟友。
段威可以信任,而且可以托付重任。第二个人是薛常雄。
白横秋的目光在此人身上停留了只是片刻,便拐了过去.......如果说段威的恣意是发现自己已经入伙想确保地位的话,那薛常雄的冷淡和直率就是还没有入伙,犹豫于入伙本身这件事情所致。
除此之外,薛常雄的性格、能力摆在那里,此人并不擅长政治与谋划。
第三个人是李定。
想到此人,白横秋心中不禁有些不安起来......李定的表现,表面上看起来咄咄逼人,动辄把劫掠、地盘拿到台面上说,但实际上老实安静的可怕,就好像是一个表面上闹小脾气而且言语幼稚,实际上却拎得清且稳重从容可托付重任的后辈一般......说真的,刚刚李定自荐去汲郡,他英国公几乎要心动了。
然而,谁让李定跟张行是人尽皆知的知交故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