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92
孩子出生了,过了百日之后,桐桐其实还是要去单位上班的。
差不多就是早上出门前喂孩子,中午一定得回家吃饭,回来一喂,出门一喂,晚上下班赶紧往回跑,孩子等着吃奶呢。
所以,孩子是不吃奶粉都不成。
看孩子的活,金家这边孩子的太奶奶和奶奶都过来。一个看着孩子,一个帮着做做家务,能替换。
王竹兰给四爷说:“别叫你丈母娘来回跑了,那边老人家的身体更重要!老人家在世一日,你们都跟着受益!”
是说林家那边老太太的资格老,老太太活着,人脉关系就实在,晚辈要是有个啥事,能借上力。一旦没这个人了,很多关系就松动了。
咱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老太太的身体最重要!看孩子的事又不是非你丈母娘不可,咱家能腾出人手。
“我跟你奶奶过来替换,你爷爷会做饭,你爸跟你爷在家吃,还饿着他了?你老丈人家那边,人家想孩子了,过来转一转看一看。等孩子大点了,你们得空了带过去就行!”咱家想想办法,不能因为孩子叫你丈母娘忙前忙前。
桐桐其实就是这么想的,关键是自家那边奶奶的身体跟这边不一样,人家是战争年代跟着部队来回转移,也是背着电报机穿过枪林弹雨的。那时候啥条件呀?身体底子还是受损了。
金家老太太……看着过的好似也就是普通人的日子,可她动辄就是金货,咱就说,这老太太受过啥罪?身体真的挺好的。上下楼,甚至于自己上下地窖的梯子,麻溜的很。
那就这样吧,孩子给婆婆和太婆婆带。
孩子过百日,这就是六月份了,天已经热了起来。桐桐回来先擦洗,再去屋里给孩子喂奶。
六六养的白嫩白嫩的,天一热,只穿个翠绿的小肚兜在床上躺着,这个天气抱着孩子,孩子只会更热。就叫这么躺着吧,散淡。
报到怀里一闻到熟悉的味道,张嘴咕叽咕叽的就吃开了。
王竹兰说:“四点吃了一瓶奶……”可不老少了。这孩子肯吃也肯长,特别的好伺弄。吃饱了也不哭,尿了拉了一哼哼,给她一换,这就成了。
儿媳妇在喂奶,婆婆在厨房已经把菜都喜好了,米饭都蒸上了,她去厨房炒菜。
换了老太太,老太太去吸了吸,就去等着,孩子吃完了,她看孩子,叫桐桐去洗个澡。反正一个孩子,忙一家子。
桐桐洗漱完,衣服就那么先放着。老太太刚给孩子换了尿布,这会子顺手去洗了。桐桐又给孩子按摩,按摩舒服了,该排气就排气,尤其是孩子的肠胃,她不胀气,消化都好好的,只要没有不舒服,就真的不会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