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36(第2页)
“有!在北路。”
桐桐回头去看,那个方向更偏,自己就是从北面进入市区的,那广告的招牌也在北边。
“那地方……不是啥医院!就是关着……一年收八百?反正遭罪!”
桐桐就一脸的为难:“没法子,要是放任着,他总伤人。自己关着吧,还没日没夜的叫唤,街坊四邻谁都不得安宁,嘴里不干不净的瞎胡说。去正经的医院……贵的呀,负担不起!”
“这也倒是!”人要是精神不大正常了,好像也不知道啥了一样,要说有感情……早磨没了,找个地方不放任叫流浪去,都是有心的人了。
她就说:“送去的都是村子里那些傻子瓜子……我村也有一个,十七八上突然疯了,跑到学校门口抱着人家小女娃就亲……那疯上来劲儿可大了,摁不住。
家里人害怕闯下大祸,把人家好好的小女孩再给害了,就给送的关进去了,闹起来一针打的就老实了……也得有个地方把这样的人关着。”
“是啊!舍不得都不行,祸害别人,也是没法子。”
“你叫个三轮,两块钱就把你送过去了,过去问问。花不了多少钱,送去的也没打算治病,就是叫安静的呆着,别叫惹祸,饿死就行,是吧?”
对!事实上,真的是有这个市场需求的。
正说着呢,何鹏出来了,桐桐没解释,拉着他就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师傅,到精神病院。”
通往精神病院的路坑坑洼洼,挨着高速路的地都被征收了,这里的住户比较少,地没开发,也没种,就这么撂着,瞧着很少有人走这条路了。精神病院就在其中,高墙上架着电网,是个进去容易出来难得地方。
大铁门关的严实,根本就窥伺不到里面。
何鹏都有点不敢靠近了,咱就是今儿消失了,怕一时半会都找不到咱吧。
桐桐白了他一眼:青天白日的,哪有那么可怕。这里面可能存在有问题的人,但不是这里面的人都有问题,琢磨啥呢?
那么多人知道的秘密,那就不是秘密了!傻子一样,瞎紧张。
她摁了门铃,高声喊道:“我咨询点事……”
然后贴门上的小窗口打开了,四四方方,刚露出一张人脸来:“咋了?”
“我是问问,有那特别有暴力倾向的病人,咱这里收不收。能收治几年,一年得多少钱……”
“家里有病人?”
“嗯!我大伯大伯娘都过世了,我堂弟精神不正常。我家在城里,不可能关照带回去……对了!我堂弟算是未成年,你们收吗?”
“你等一下!”
然后门开了,一个大爷把门打开:“进来!张院长在呢,你去问问吧。”
进来之后,前面跟后面有铁栅栏墙隔着,前面是大夫的生活和办公区,后面关着的才是病人。两层的住院楼,像是旧校舍改的,前面是个小操场的样子。
桐桐按照看门大爷指的地方,往这边的小楼走,进了大厅,看见上下的楼梯。看见有个老婆婆拿着抹布,正在擦楼梯的扶手。边上放着拖把水桶,水桶里半桶污水。
这老婆婆朝这边看了一眼,就继续擦她的扶手去了。背着光,桐桐没看清长相。
往楼梯上去,这婆婆把桶子朝边上挪了挪,侧着身,让客人先上。
桐桐与对方擦肩,然后站住脚,回头问说:“大娘,张院长是在二楼吧?”
这老婆婆点头应着:“在呢!就在二楼西头。”
桐桐脸上带着笑:“谢谢您嘞。”然后面无异色,脚步轻盈的朝楼上跑了去。
张院长接待了桐桐,聊精神病人,聊各种检查结果,哪怕没有检查报告单,张院长愣是没听出桐桐杜撰了个人。就是那种病程发展,医院给的诊断——绝对真实!
聊了半个小时,桐桐要了张院长的名片:“那就这几天……跟我堂弟他舅舅那边协商一下,然后给您打电话,您派车去接一下。”
“行!没有问题。”
桐桐起身告辞,一再说:“费用的事您不用担心,肯定不会拖延。跟他舅舅那边协商,不是费用的问题。那边呢,又不想掏钱,又说不该送到医院,叫他们管,他们又觉得该叔叔管的事,推给了舅舅……”
理解!这种事最麻烦。
到了楼下了,桐桐才说:“您看……我能不能拍一下这大致环境……也好能说服那边的舅舅。”
“里面不方便……”
“不进去,就拍个楼。”
“拍吧!没啥不能拍的。”
桐桐举起相机,将那个洒扫的老太太拍了进去。这个远近,她听不见自己和张院长说了什么;这个角度,她看不见自己,但自己可以看见她。
买刘树的那个买家,刘家的老婆子,她说:“……三妹儿长的和气,可会说话了,见人不笑不说话……”还说三妹儿是:“N省口音……”
巧了!这个打扫卫生的老婆子,她还就是N省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