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的故事,在前世那是家喻户晓。
无论是从他身上的刺青“精忠报国”,还是他的忠肝义胆,亦或是秦侩这般的奸臣,亦或是岳飞受到的那十二道金牌。
每一个故事环节,都是能够深深地扎破读者们的心的。
这样的一个人物,没有被祁绩在《唱游天下》之中直接拍出来。
而是被他选择了放到《两宋风云》这本书里面, 埋藏在故事里。
这是草蛇灰线般的伏笔。
为的,就是引爆读者的泪腺。
于是。
它令无数的读者们,在第一次读到了岳飞的剧情的时候。
所有人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给祁绩寄刀片!
这是比辛弃疾,还要不知道虐多少倍的故事!
“祁绩!真的不当人!他怎么可以把岳飞的故事,写成这样啊?”
“难以置信,实在是难以置信!这个宋朝朝廷……哎!”
“祁绩这个故事, 编得实在是太假了!咱们历史上,有这样的朝廷吗?”
“有的啊!”
“岳飞的那首《满江红》,人都给我看傻了!”
“祁绩的笔力,实在是太强了!”
刚开始,岳飞这个人物,还仅仅是在看了《两宋风云》的读者们之间传播着。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有人,已经把这本书里面的一些人的故事,就像是苏轼、辛弃疾、陆游这般, 给单独提炼出来了。
比如岳飞,比如王安石,比如李清照等等。
祁绩的贴吧里, 聚集了很多这样的人才。
一个名为“岳鹏举”的ID直接发了一个帖子
这个帖子的楼层, 直接破了万。
大家在楼里面,兴奋地讨论着剧情。
首发在祁绩贴吧里面的这些帖子,被网友们到处转载。
其中最出圈的,自然是那些诗词。
渐渐地。
《两宋风云》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传播得越来越开了。
但毕竟这本书是个大部头,所以能够完全把这本书看完的人,并不是很多。
大家对于书里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截取的片段。
但就是这,也已经够了。
华国有个着名的历史剧编剧叫做青藤。
可以这么说,他的历史剧,在业内, 是独一档的。
后面空一档, 才是其他人的历史剧。
所以在《两宋风云》火了之后, 就有很多人在他的微博留言,问他怎么看这本书。
刚开始。
青藤自然是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的。
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发一条微博,就有人在微博评论这本书。
刚开始他还以为这是哪个18线的网红在打广告,没有去理会。
但是后来发现这本书的作者是祁绩之后。
他就重视起来了。
因为他很喜欢祁绩写的《但愿人长久》,并且将之奉为神月节的神作。
所以在听到了祁绩新出的这本书的消息之后。
他立刻买了一套,然后在某天随手翻开之后,一发不可自拔。
好看!
实在是太好看了!
虽然整个宋朝的基调,是灰暗的!
但是在祁绩的笔下。
这本书,架构得实在是太真实了!
那种跨越了数百年的冷漠笔触,却描绘了无数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文字。
画面。
还有雄浑的笔力。
整本书看下来,青藤不由得拍桉叫绝!
如果不是事先就知道了这本书是祁绩写的。
他肯定会以为这本书是一个国学大师,或者说是一个深谙历史的大老写的。
因为在这本书里面,那种对于历史走向的把握,是高屋建瓴的,是气势磅礴的,甚至,笔者是全程冷眼旁观的。
如同一个俯瞰大地芸芸众生的神灵,她不以书中人物的悲喜而转移。
这本书,在青藤这里得到的结论就是两个字,神作。
于是他发了一条长长的微博,说道:“感谢在我的评论里,给我提到《两宋风云》这本书的人!让我看到了这本书!这就是一本神作!虽然它的作者的年纪很小,也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的程度!但是不得不说啊,同志们!
“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存在着天才的!而祁绩,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天才!《两宋风云》这本书,虽然是一本大部头,但是我建议,大家有空的,真的都应该看看!这本书里面,真的把人物写绝了!两宋数百年风云变幻,其间庞大繁复的人事更迭,绝对不是一般的作者,可以做到的!
“但是祁绩却做到了!他不仅仅是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真的,大家都真的应该去看看祁绩写的这本《两宋风云》,书太长,我不好细说!但是大家相信我的话,一定要去看!看了绝对不亏!
“最后,让我给大家念一句我最喜欢的岳飞的词吧。”
关注青藤的人,是很多的。
毕竟。
他是华国现役编剧的天花板。
所以他这一篇长篇夸夸一出来,立刻震惊了他的粉丝们。
“????我的哥,你的假酒喝多了啊?”
“什么情况啊?祁绩给你打钱了啊?”
“青老师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我也很喜欢祁绩的这本书!”
“祁绩的笔力实在是太强了!虽然是一个架空历史小说!但是其间的起承转合,高潮铺垫,都写得非吸引人!”
“你赶紧找祁绩把这本书的版权搞下来改编成电视剧啊!”
“我也很喜欢岳飞的这首词!他把岳飞那种壮志未酬的情绪,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青藤在微博上夸奖祁绩的新书。
皮长军也在微博上夸奖祁绩的新书。
张东水也在微博赞叹,祁绩真的是个词界的天才。
有了他,华国当代的文坛,将会在百年后,千年后,都被人们所提起!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两宋风云》的口碑,算是彻底地发酵了起来。
社会各界,尤其是文艺圈的人士们,都在关注着这一本书。
尤其是很多像青藤这样的编剧们,还有影视剧公司们,真的是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