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与忠诚 作品

第830章 端了楚国都城?

水军一直是吴国的命根子,什么时候水军变得虚弱或是遭到覆灭,一定会让吴国的国祚不保。

那是吴国所处的地域所决定了的事情,不止是因为吴国靠海,还有所处大陆上水系交错的因素在内。

的确是那样子,将都城设在江淮的政权,一旦没有一支实力不俗的水军,几乎就等于日子到了头,无力向外实施扩张,遭遇他国入侵也难以进行防御。

所以了,但凡都城设在江淮区域的政权,他们一定会将水军视为命根子;外人想要灭掉都城在江淮的政权,入侵之前也会大肆打造舟船,消灭或重创江淮政权的水军,才会实施下一步入侵行动。

吴君寿梦有在吴国东面一隅窝着的经历,让他在水军可能受到重创与迁都进行选择,会要不犹豫地选择迁都这一项。

在吴国庙堂没有给予回复的时候,晋军在干什么?他们当然是尽可能快地打造舟船,麾下一部分将士苦练水战。

晋国是在大河边上没错,境内也有几条大型水系,问题就是晋人不善水战。

应该说,当前中原擅长水战的国家也就齐国,其他国家多数连水军都没有。

那就不是某些个体到底会不会游泳那么一回事,完全就是没有成体系的水军,临时编制集结起来的水军需要重新训练水战,国家却是没有靠谱的水战将领。

临时抱佛脚训练,跟长期有水军编制,战斗力能够是一个样吗?有明显差距才是事实。

楼令等了半个月,没有等来吴国的回复,猜测吴君寿梦的选项是保存吴国水军的实力。

“楚国的水军很强了吗?”郤至问道。

楼令先点头,再说道:“大江贯通楚国,大江与大河也不一样。”

大河与大江真的不一样,前者暴虐,后者温和。这一点几千年之内已经多次展示。

诸夏大地历代的人,几乎相隔几代就要跟大河或大江博弈,整个文明的进程几乎是在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

其中跟天斗和跟地斗,决定了诸夏这边很难让宗教总领一切。原因就是对各种神灵的祈求会被马上证明无用,人们发现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够保证种群的延续。

母亲河越是温和的文明,他们的宗教文化就会越浓烈。

知道为什么吗?简单就是因为境内宗教没有被母亲河一再在脸上甩巴掌。

想要维持权威不能一再被打脸,不是吗?

郤至对大江的了解并不多,对大河也算不上了解,说道:“若是吴国水军不来,是不是要靠你了?”

晋国的各个卿位家族,只有楼氏有成规模的水军。这是楼氏在大河西岸与北岸都有封地,尤其是楼氏在大河的来往会受到白翟这个势力的干扰。

“寿梦有太多不确定性了。”楼令说道。

郤至一听就懂。

现在是吴君寿梦自己不争取,别怪抵达大江沿岸的晋军坐视“梅里”陷落。

另外,楚军在攻克“梅里”之前一定会在大江南岸严防死守,晋军的渡江必定会遭到楚军的玩命抵抗。

等吴国都城“梅里”陷落之后,届时可能让楚军放松警惕,给予大江北岸晋军渡江的机会。

那就是所谓的“时机”了。

人们在特殊时间会更重视,风头过去必然会松懈。

直白说就是,人不可能总是总是一根弦绷得紧紧的。

“我们需要执行另外的方案。”楼令来到悬挂山川舆图的位置,指着巢国说道:“先光复巢国,一旦楚国不抽调部队回援,我们就入侵楚国本土。”

郤至问道:“郑地的军队也挺进楚国?”

楼令颔首:“是啊。”

那就不是先行南下的晋军试图围点打援。

换而言之,到时候将变成晋军与楚军抢时间,看到底是楚军先攻克“梅里”回师,还是晋军先挺进到楚国都城“郢”了。

“你还是你啊!”郤至不好说是在惊叹,还是由衷的感觉损。

这种战法,难道没有人想到过吗?一定有的啊。

那些想得到的人,他们要么是愿意遵守交战守则,不然就是没有能力办到。

也就是说,能够败坏道德的人不少,只是他们选择了坚持原则。

要不怎么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就是存在底线呢。

当然也不是说楼令化身禽兽,他不止一次打破了姬周体系原有的规则,晋国与楚国处在敌对状态,只要进入楚国境内不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楚人,算不上化身禽兽那么严重。

在国家对立的时候,有的只是立场,讲原则就要变成是对本国的不负责了。

“那就派人通知寿梦,好让他们尽可能坚持。”郤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