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213. 易碎 古代没有治疗之法……

    乌勒吉玛受了伤, 又受了惊吓,再挪动到圆明园外,回到京城之中的淑慎公主府养伤未免太不方便, 因此她们母女便先在濂溪乐处住下了。

    宫宴时众人乘兴而来,如今败兴而归, 原本热热闹闹的濂溪乐处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

    雍正心里憋着火, 又到底觉得面对乌勒吉玛时满心歉疚,因此只是婉襄留下照拂淑慎公主母女,帮助她们解决需求。

    乌勒吉玛喝了安神汤,此刻睡得很沉。

    婉襄和淑慎公主一起在她床前坐了许久,公主忽而回过头来望了婉襄一眼。

    她唇边带着寂寥的笑意, “让乌勒吉玛一个人睡一会儿, 娘娘陪着儿臣出去走一走吧。”

    婉襄点了点头,再抬头看了一眼乌勒吉玛的睡颜,而后跟着淑慎公主站起身, 朝着殿外走去。

    回廊之上此刻空无一人,台阶之下的石灯笼里点了灯, 像是黑夜里的眼睛, 凝望它的时候, 它也正凝望着你。

    “谦嫔娘娘, 今日皇阿玛审问了那常在和她的宫女, 这件事儿臣已经知道了。”

    淑慎公主抬头望向九花山子,它在黑夜里失尽颜色,偶尔起一阵夜风, 将各种颜色花瓣卷起来吹到她们脚边,带来淡淡的香气。

    婉襄心中不免愧疚,她望着淑慎公主的背影, “乌勒吉玛是代嘉祥受过皆是本宫之错。”

    “怎会是娘娘的错呢,也当然不是皇阿玛的错。有人心存嫉妒,心怀鬼胎,想出这样卑劣的招数来对付孩子没有一个孩子该受这样的苦楚,乌勒吉玛,小公主也不该。”

    “错的是谋划的那个人,今日受伤的是乌勒吉玛,其实儿臣反而觉得幸运。”

    这又是如何说起呢

    “皇阿玛这一生不容易,亲生的女儿都早夭,和惠妹妹也如今好不容易又有了一个亲生的女儿,若是她不幸”

    淑慎公主似乎满是感慨,一张秀气的脸庞上写满了忧愁。

    “乌勒吉玛虽然是儿臣的独女,但若是非要有人承受痛苦的话,儿臣也不希望是皇阿玛。”

    婉襄当然也见过雍正的另一个养女端柔公主,凭心而论,她们三人之中样貌生得最好的人恰是最年长的淑慎公主。

    或者是童年时候的经历,相比于另外两位公主,她身上格外有一种易碎感,令人不自觉想要将她捧在手心里好好呵护。

    “皇阿玛对儿臣实在是恩重如山也不仅仅是对儿臣。纵然儿臣这一支,有许多的女儿都嫁给了蒙古王公,也并不都像儿臣这样幸运能留在京城。”

    “但成王败寇,皇阿玛从不曾出手整治我们,甚至于给了大哥理亲王的爵位。相比于其他朝代被废的太子后人,我们已经很好了。”

    淑慎公主忽而和婉襄说这些,是希望她能代她转达这意思给雍正么

    她握住了婉襄的手,“今夜儿臣说的这些话,请娘娘为儿臣保密,不必告诉皇阿玛。重阳佳节出了这样的事,他现在一定已经很难过了。”

    “乌勒吉玛今日受伤是为不幸,但她只受了这一点伤,其实也是幸运。希望娘娘回西峰秀色之后也能多多劝解皇阿玛,你们都可以宽心一些。”

    反要今日受害之人来关心她。

    婉襄心中越发觉得愧疚难当,“万岁爷待公主好,那也是公主原来就值得被人这样对待,这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公主今日想必也受了惊吓,晚上好生沐浴放松,睡一个好觉。再者乌勒吉玛恐怕也睡不安生,若是半夜惊醒,怕还要公主照顾。”

    婉襄把自己的手从她手中抽了出来,轻轻拍了拍她的以作安抚,“今日之事万岁爷一定会给公主一个交代的,这一点也请公主和小格格放心。”

    她还要去见一见桃叶和那常在,白日的场面太混乱,一千个人看着这场景能看见一千样事务,她已经听了太多或真或假的消息了,她需要静下心来分辨。

    淑慎公主退开一步向婉襄行了礼,而后看着她朝着偏殿走过去。

    桃叶的伤也太重了,白日里她勉强为那常在陈情之后就晕了过去,太医看后说她不宜挪动,作为救助了乌勒吉玛的功臣,她也被准许留在这里养伤。

    偏殿里的灯火还亮着,婉襄在殿外停留了片刻,才有勇气推开了房门。

    桃叶只是一个人趴在床榻上,什么也没有在做。

    她瘦得过分了,又受伤憔悴,一双杏眼便有些突兀地挂在她没有几两肉的脸庞上,大得几乎有些骇人。

    “谦嫔娘娘。”桃叶看见婉襄的时候心态很平和,偏过头来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