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211. 凌霜 “快传太医!”

    婉襄是后宫主位, 其他人都是福晋,高禾晏到底身份尴尬, 此时便围绕着众人殷勤做事, 帮着宫女们倒茶,准备点心。

    因着是重阳,濂溪乐处殿宇之前也搭了九花山子,坐在廊下品茶, 又可以同时赏花, 婉襄和几位福晋坐在一起说着一些闲话, 有宫女送了折下来的菊花给她们簪戴。

    婉襄取了一朵墨菊, 随口道“不与繁花竞,寒苞晚更香。数茎偏挺秀, 嘉尔傲风霜。”

    兆佳福晋听罢, 似是有些感慨, “这是圣祖爷作的诗吧王爷最喜欢这首, 每次听到都觉得很高兴。”

    怡贤亲王是个不折不扣的“康熙吹”, 兆佳福晋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怡贤亲王吹”, 什么都能想到自己的亡夫。

    “福晋真是好记性。”

    婉襄并不是想卖弄什么, 另外的几位福晋也忙着赏花, 并没有注意这一处的动静。

    婉襄便低声向兆佳福晋道谢,“前阵子家里闹出了些事,多亏福晋请王爷出面说了几句话, 才没有闹出大动静来。”

    婉平的公公与婆婆见儿子儿媳铁了心不回家来, 心一横, 干脆就闹到了衙门里去,说是儿子不赡养父母,弄得婉平的丈夫好生难堪。

    最后还是这一代的怡亲王弘晓和负责审案的官员打了招呼, 说明缘由,最后才相安无事的。

    兆佳福晋向来温婉和蔼,闻言便拍了拍婉襄的手,“一点小事而已,原也犯不着去麻烦万岁爷,你不用这样放在心上。”

    其实兆佳福晋实在帮了婉襄很多,但除了丈夫和儿女早逝的缺憾,她着实也不缺少什么,竟让婉襄无从报答。

    “只盼着福晋身体康健,西林觉罗福晋早日有梦熊之喜,让您得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兆佳福晋只有两个长寿的儿子,一个是弘皎,也就是西林觉罗氏的丈夫,另一个是因年纪尚幼,因此尚未娶亲的弘晓。

    弘皎和西林觉罗氏之间本有一个儿子,即为爱新觉罗永喜,但过继给了小富察氏,并且还没有能够留住。

    怡亲王府再有第三代出生便是乾隆年间的事了,距离如今还早。

    兆佳福晋倒是很豁达,“这些都是缘分,强求不得。譬如万岁爷十年未再得皇子,怕是自己也没想到还能有六阿哥这样乖巧的孩子。”

    “娘娘是有福之人,既是从怡亲王府中走出去的,臣妾等也算是都沾了您的福气,觉得来日有不少期盼。”

    “福气”吴扎库氏突兀地反问了一句,这话貌似是对奉给她柿子品尝的宫女说的。

    “拿走拿走,生在乡野田庄之中的野物也敢拿过来给我尝,我还怕沾染了穷酸晦气。”

    那小宫女无故被责骂了一句,正不知如何是好,便见一直不怎么说话的淑慎公主向着她招了招手。

    她朝着淑慎公主走过去,公主很快拿起了最大的那一个柿子,递给了怀中如嘉祥一般大的女儿。

    “额娘读过书的书少,但关于柿子的故事倒也听过一个,不知乌勒吉玛想不想听,谦嫔娘娘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还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总比听吴扎库氏那些酸言酸语要好。

    小女儿清脆地回答“要听。”淑慎公主便开了口。

    “明太祖微末之时,尝二日不食,行渐伶仃,过一人家古园。战火之下仅余断壁残垣,唯东北隅有一树,霜柿正熟。”

    “帝取食之,饱腹之后悲叹而去。后帝拔采石,取太平,又过此地,见树犹在。因下马加之赤袍曰封尔为凌霜侯。”

    两三岁的孩子,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淑慎公主便貌似认真解释给她听。

    “古来开国帝王,大多都不是贵族出身,生于微末,长于乡野,可见出身地位并不是决定一个人的关键。”

    “再看这棵柿子树,原来生长在大户人家的园林之中,定然有专人看管照顾。而后经历战火而不死,自顾自结果,等来了这缘分。”

    “红袍加身,于一棵树而言当然没有什么意义,但也告诉我们,做人应当坚守本心,应时做事,总有一日好的机缘会出现的。”

    这样的道理,乌勒吉玛似懂非懂,但在座的大人自然都听懂了,淑慎公主是在有理有节地反驳吴扎库氏方才的话。

    西林觉罗氏摇着宫扇,似笑非笑地望了吴扎库氏一眼,这一眼的挑衅之意却极强。

    吴扎库氏又要开口,乌勒吉玛便在额娘怀中有些呆不住了,想要到九花山子的另一面,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

    婉襄便笑着道“小格格真是可爱,和嘉祥今日穿的是一样的正红色衣服,这颜色最能衬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