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190. 石榴 “我是来道别的,婉襄。”

    婉襄坐在含韵斋窗前的如意床上, 摆弄着两盆石榴盆景,一面听着雍正说话。

    “今年春闱,朕阅至第五本时, 见卷上字画端楷,行文之间,奉公体国之意,爱民体恤之心极为恳挚。而文采光华, 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颇有古大臣之风。”

    “因此朕将此人选为一甲三名。及拆卷,其人则为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

    古代春闱,一甲只有三人, 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则不定数,通常也不过几十人而已。

    成为两榜进士, 是读书人一生的荣耀。

    “但是这样的结果, 张廷玉大人一定来见您了吧”

    康熙一朝, 张廷玉便已进入康熙的南书房,等于进入了权力中枢。而到雍正朝, 张廷玉拜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更是几乎站在了人臣权利的顶峰。

    今日内务府进献了两盆石榴盆景, 婉襄将它们都留下了。

    此时还不知道摆在哪里才好,便只是继续欣赏。

    雍正很快道“不错,张廷玉来求见朕,再三恳辞,己已蒙蒙恩现居政府,不肯以己子占寒士之先。”

    “朕先时不肯, 本非因为人子而破格超拔,有此佳子弟,人共贺之,亦何必逊让。”

    “张廷玉却仍跪辞,愿让天下寒士。求朕怜惜伊之愚衷,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

    这两盆虽然都是石榴盆景,但形态各有不同。

    一盆是石榴花,一盆是已经结出果子的石榴树。

    石榴花的也还寻常,料石制成的花朵和叶子,铜丝捻为蕊。色泽鲜艳,姿态舒展。树下还有两株菊花,大体同样是料石质地。

    一种是白色料石,另一种墨菊是青金石所制。

    装饰之中,尤为特殊的是一小丛兰草的叶子,这是用象牙染色制成的。

    在婉襄看来,尤为可谈的是画珐琅的花盆,上绘唐草纹饰,颇有些敦煌富丽之风。

    “士子们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本是件荣耀一生的事。尤其能入一甲,更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可惜小张大人的父亲偏偏已经位极人臣,恐怕天下士子口诛笔伐,也不得不这样做。”

    一方面,若是没有张廷玉,张若霭也可能不能得到这样的好的教育,从而得到这样好的成绩。

    而另一方面,状元、榜眼、探花,是多少人求也求不得的荣耀,就要这样生生失去。

    到底还是遗憾的。

    “不过张廷玉大人顾虑得也很是,一次春闱一甲人数不过三人,但历朝历代总也有上千人。当时是一甲荣耀,最终位极人臣,满门荣耀的又有几人”

    “留余荫,比一时的荣光更重要得多。”

    另一盆石榴盆景已经结满了咧嘴的石榴,叶片是点翠,石榴是蜜蜡,石榴籽则是红宝石。树下有象牙染色的兰花,以及红珊瑚树。

    婉襄伸出手去触碰了一下其中一颗石榴的籽,其他叶片也微微晃动起来。

    “所以朕将张若霭改成了二甲头名,授为翰林编修,又令他在办理军机处行走。”

    这个“行走”,可不是寻常人走路,乃即入值办事,却又没有正式官衔者。

    有点像是如今的实习生,但也并不完全一致。

    军机处是雍正一朝中枢权力机关,这不就是给予上进之阶了

    只不知这位小张大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系统越来越不好用了,孕晚期越来越难受,婉襄实在有些懒得搜索。

    婉襄仍旧欣赏着那两盆盆景,忽而发现雍正已经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了。

    她往旁边望了一眼,才发觉他正定定地望着她,眼中藏有戏谑之意。

    见自己已经被婉襄发觉,便笑道“这两盆盆景就这样好,这样喜欢,连朕你都不在意了”

    婉襄轻哼了一声,继续整理着石榴花盆景的叶子,“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自然多有可欣赏品味之处。”

    “更何况石榴寓意多子,百子呈祥,四哥难道不喜欢吗”

    今日已经是六月十一日了,弘曕会在这一日的亥时出生,如今只是黄昏,还有三个时辰。

    她已经感觉到腹部有下坠之意,可是雍正不在身旁她总觉得不安心,总归她是在西峰秀色,这早已准备好的产房之中。

    雍正大约也是担心的,所以这一段时日他处理政事,总是在含韵斋里。

    “朕倒是觉得这盆景也就一般般。盆景本为微缩之景,然则许多细节都不曾做到。”

    “譬如石榴生性喜重,应当在树根处摆些山石才是。又如石榴生于六月,菊花盛开于九月,如何能出现在同一处盆景之中”

    他在这些事上总是很多想法,婉襄并不想和他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