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179. 美人 “这是万岁爷画的吧?”(第2页)

    第二幅是平湖秋月,她坐在太师椅上仰头望月,一旁是敖汉荷花插瓶。

    第幅则是春夏之交婉襄在万字房的如意床上小睡,发丝微微飘动,绘出了清风徐来的情景。

    第四幅地点在蓬莱州的流杯亭,这一幅画的是背影,桌上有粽子,而婉襄正拿着千里镜赏景。

    最后一幅是在风扇房中,婉襄一个人坐在风扇之前,外面阴雨连绵,茶香氤氲在她面前,遮挡了她一半面容。

    “景致情韵都很好,只画中人实在不像你。皇阿玛对你的用心,也当真是世无其二了。”

    富察氏是知道雍正的习惯的。

    他不想让婉襄真正的面容流传到后世,可这些画应当本也没有流传下去。

    她记得雍正有一组十分有名的十二美人图,不知此时在何处。

    富察氏仍旧羡慕,婉襄却知道,她的丈夫乾隆一生作了四万余首诗,大多平平,唯独为她而作的悼亡诗最好,可惜太多可惜

    燕禧堂外忽而又传来一阵笑声,是裕妃过来了。

    “原来是旭日居士,亲王之母造访嫔妾的燕禧堂了。”婉襄一面说,一面笑着行下礼去。

    虽则偶尔也有利益冲突,但整体而言,她和裕妃的相处还是十分愉快的。

    更兼腊月里去延禧宫吃了几顿各色风味的火锅,婉襄和裕妃的关系就更好了。

    都说熹贵妃是最大的赢家,但平平安安活到九十六岁的裕妃又如何不是呢

    富察氏也同裕妃行礼,“不知娘娘是遇见了什么事,这样高兴。”

    年节下,裕妃打扮得越加富态,一张脸白白胖胖,反而看不出年纪,一笑之间更添温柔之感,令人望之相亲。

    嘉祥听见裕妃的声音,也从长榻上赤着脚跑下来,伸手要裕妃抱。

    婉襄不免笑斥道“到娘娘那里吃了些好吃的,天下便只有娘娘是最好的人了。”

    说话之间,嘉祥还把刚才桃实给她的那个饽饽递给了裕妃,让裕妃吃。

    那饽饽已经被嘉祥啃了一半,裕妃倒是也不嫌弃,就着她的手就吃了,还连声称赞嘉祥懂事,会孝顺长辈。

    嘉祥虽然听不太懂,但也知道裕妃夸她,还不好意思地把脸埋在了她胸前,不免引得众人一阵笑。

    而后裕妃才答富察氏的话,“本宫方才笑什么,你们可真要听若当真要听,可别又怪本宫粗疏。”

    婉襄和富察氏都笑着说“怎么会”,裕妃才继续说话。

    她指着她身旁的宫女,“是这贫嘴的丫头同本宫说了个笑话,说有一官升职,回家告知妻子。而妻子即问他官大,不知此物亦大否”

    说到这里,婉襄和富察氏都知道是什么样的笑话了。

    “官曰自然。及两人行事,妻则怨其物渺小如故,那官却曰已大了许多,不过你自己不觉得而已。”

    “妻答曰如何不觉官又曰难道老爷升了官,奶奶还照旧不成自然我的大了,你的也大了。”

    裕妃说到后半节就已经笑个不住,婉襄与富察氏虽都已为人母,仍然脸嫩,陪着笑了一会儿,便也恭喜裕妃五阿哥将封亲王之事。

    升官人说升官笑话,热闹了好一会儿,众人方才重新入座。

    那几幅画未及收起,亦为裕妃看了个真切。

    她随口道“这是万岁爷画的吧”

    裕妃伺候雍正多年,认得他的笔迹丹青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婉襄与裕妃的关系终究与富察氏不同,此时不免更不好意思,“是万岁爷闲来无事所作。”

    裕妃便笑起来,“还不说实话,万岁爷岂有无事之时这是你们闺房之趣,难道还怕本宫吃味不成”

    “只是乍一眼看见,还以为是原本挂在双鹤斋深柳读书堂里的那十二幅美人图,只这摆设举止不像,才知是新作。”

    婉襄下意识反问“深柳读书堂里的十二幅美人图”

    应当就是后世她所知的那十二幅,原来就在圆明园中。

    裕妃反而奇怪,“就挂在那围屏上,今年六月时去本宫还见着了,而后八月底再去双鹤斋,倒也不见了。”

    “上头的题字都是万岁爷还是王爷的时候题的,一眨眼,万岁爷登极也过了十年了。”

    原来这样的美人图,从前也就有作过。

    也不知是为谁而作的。

    婉襄心中一时酸涩起来,再同裕妃与富察氏谈话都没有兴味。

    天色渐晚,孩子们都要早睡,大家很快也就散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