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129. 丧仪 “若你心中有恨?”(第2页)

    她并不是想审判她们,她们实则和她毫无关系,而今日的眼泪也只是她们与大行皇后之间最后的一点联结。

    东暖阁的门骤然被人推开了,宁嫔整张脸都被泪水浸透了,此刻面无表情地在富察氏的搀扶之下坐在了裕妃身旁。

    哪里都要论资排辈,她抢了熹贵妃的风头,所以才为熹贵妃抢白。

    裕妃没有理会宁嫔,她的身体不着痕迹地微微向远离宁嫔的方向倾斜,像是在躲避什么晦气的东西。

    这一段小的插曲至少在明面上并不能给一潭死水一般的东暖阁带来新的波澜。

    未过多久,有宫女来请裕妃出去。

    在所有人都安静的时候西里间里忽而又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哭声,是她们已经为大行皇后装殓好了。

    女官们引着东暖阁中的嫔妃们出去,依次序跪在大行皇后的棺椁之前,而后有更多的王公福晋、大臣之妻,出降的两位公主一身雪白跪在她们身旁。

    明间之中焚烧起了香料,婉襄并不知那是什么。她只知道这香气要饲养大行皇后的魂灵,要让漫天的神佛一起享用。

    她像所有人一样低着头,安静地流着自己的眼泪。

    除却致哀,还有许多礼仪要行,没有人敢在这时候表现出任何不敬,哪怕是跪在最前面的熹贵妃。

    所有的举止众人都是跟着她行的,她也开始控制不住地在想,此时的熹贵妃在想些什么呢?

    被裕妃形容为“毒蝎子”的熹贵妃是不是在做着将来成为皇后的美梦,她是不是在大行皇后崩逝的那一刻,预见了她真正的未来?

    丧仪之上,她们就像是木偶。

    为既定的礼仪调拨着,跪下又起身,用膳短暂休息之后又重新行礼,循环往复。

    没有太多与同僚交谈,分享彼此想法的时候,负责引导的女官永远睁着一双冷冰冰的眼睛望着她们。

    仿佛是要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有人离去是一件痛苦的事,谁都不要想从中侥幸逃脱。

    婉襄实在有些受不了这压抑的气氛,没有用晚膳,一个人走到了东面配殿殿垂花门边沿,在那里遇见了不知已靠着石影壁站了多久的宁嫔。

    夕阳西下,秋日的黄昏通常很短,但那日光恰好都落在她今日素净的面庞上,天然做胭脂,衬托出与她过往完全不同的一种柔和的美。

    可惜在此刻婉襄并没有什么话想要对宁嫔说,只是匆匆地行了礼。

    “宁嫔娘娘,嫔妾回东暖阁去了。”

    在她转身的时候宁嫔出声唤住了她,“只有你我是当真是为大行皇后而感到难过的,你也不肯留下来吗?”

    “我为了大行皇后的这场病,甘愿放弃协理六宫之权,一个人陪着她住在这畅春园中,即便是这样,也还要被怀疑真心吗?”

    她们并不是朋友,宁嫔不应该将这些话说给她听。

    “质疑您的是熹贵妃娘娘,不是嫔妾,若有必要的话,您应当同她去争辩。”

    “可你也不相信我。”

    她站直了身体,静静地凝望着婉襄,就像是一种挑衅。

    让婉襄不得不迎接她的挑衅。

    “嫔妾的信任并不重要,您只需要做您认为是对的事,无愧于心即可。”

    宁嫔一直都在向她示好,可她们毕竟从来不是朋友。

    她不会在雍正面前进什么谗言,但也不会为她说好话。

    “无愧于心?”

    宁嫔大步朝着婉襄走来,一面疾风骤雨一般问她问题。

    所有的光线都从她姣好的面容上消失,她此刻脸上只有垂花门的阴影。

    “若你清楚地知道你想要的东西可能永远都得不到,若有人逼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若你心中有恨,如何无愧于心?”

    “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

    雍正的爱意?

    “若有人逼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

    是谁?

    “若你心中有恨?”

    熹贵妃?

    因为那个失去的孩子?

    婉襄还来不及去思考清楚宁嫔这三个问题背后的含义,负责丧仪的女官已经找到了这里。

    “请娘娘主子们往正殿去行礼。”

    婉襄收回了她落在宁嫔身上的目光,而宁嫔也如是。

    她低下头,同婉襄擦肩而过,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走在婉襄前面,朝着正殿的方向。

    在穿过殿中白色的人海的时候,婉襄忽而听见了春晖堂前一阵吵嚷的声响。

    在她转身的那一刹那,有什么轰然倒了下去。

    “和惠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