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蒂尔答 作品

觉悟 上一次令婉襄震惊的人是富察氏,……(第2页)

    能够频繁到成为婉襄的开场白,马常在和高常在自然不会一无所知。

    她们很快便让身旁服侍的宫女去取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木盒子,“这是嫔妾和高姐姐准备的东西,略尽绵薄之力。”

    婉襄望着她们发髻上的素银簪子,莫名觉得有些心疼。

    “我就不打开看了。虽则百姓得益,但我终究有些愧见李姐姐,还有两位常在。人人生活都有不如意之处,也不能只看见千里之外人们的苦难。”

    “这只锦盒里是我的一些首饰,用以补偿两位常在的损失。请两位常在务必收下,也不必对外声张,我会悄悄地让人将档案改过来的。”

    婉襄并不想让她们感激她,“两位常在放心,这其实也是万岁爷的意思。”

    “如今京师之中百姓仍然痛苦不堪,宫中一面要宫妃捐物,一面又要大张旗鼓地赏赐,实在是有说不过去。”

    两人都犹豫了一下,婉襄却并不打算再逗留,她还有最后一个地方没去。

    嘉祥要想念母亲了,她要快些。

    “两位常在收下吧,我还有其他事,便不打扰常在下棋了。”

    那常在住在澹泊宁静,主体建筑是“田”字形的大殿。

    澹泊宁静在梧桐院西北,从梧桐院离开,婉襄颇费了一番功夫,方才走到田字房里。

    那常在素来喜欢独来独往,婉襄一路走进去都没有遇见什么人,一直临近正殿,才终于听见了那常在的声音。

    “……你把这些东西送到宁嫔那里去,我并不想见她,这样她也就不会来见我了。”

    大约是她准备捐出去的东西。

    正殿的们骤然被宫女打开,婉襄在一瞬间便恰好和那常在四目相对。

    她们已经很久没有同彼此说过话了,在那一日马佳·巴衮的事情发生之后。

    那常在红唇轻启,“我也不想见到你。若不是实在太讨厌宁嫔,我是不会把我的东西捐给那些士兵的家人的。”

    婉襄神色不变,“若当真不想捐赠,以你的位分和份例,也不必拿这么多东西。”

    那箱子几乎和婉襄拿来的差不多大,原本装的是她给四个人的簪环。

    “我的部落,我的先辈们就是被爱新觉罗家的士兵打败的,我为什么要可怜他们?”

    婉襄不亢不卑,“死去的八旗兵丁之中,也有乌拉那拉氏的将士。”

    那常在站在高处,居高临下,“那是因为他们投敌,为敌人效忠。”

    “事已至此,哪里还有什么敌人,从前草原上的那些满族部落,早就已经同心同德了。”

    “哦,是吗?”那常在冷笑起来,“并不是同一个民族便不是敌人,出征的士兵之中有蒙古人,准噶尔人也是蒙古人。”

    “没有什么正义的战争,刘婉襄,是你们在自诩正义。”

    “人不过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生灵的一种,和动物有什么分别,你可曾见过其他动物划分国家,把同族分为三六九等,统治、控制、臣服、鞭笞?”

    “你们说准噶尔侵犯了清军的领地,可如今的京城何尝又是满人的土地?”

    那常在这些话实在太多惊世骇俗,完全不像是一个清朝人应当有的觉悟和见解。她像是一个无国界主义者。

    桃叶从前说那常在能够驯狼,现在她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因为那常在自己就应该是一匹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的草原狼。

    上一次令婉襄震惊的人是富察氏,都是女子。

    在这个朝代更为儒家思想,封建礼法驯化的从来都是男子,根本不是他们眼中一无所知的内宅女子。

    无论对错,那常在能说出这样的话,婉襄都敬重她。

    “我没有什么话要同那常在你说的了。我知道你在给桃叶攒钱,想要让她出宫生活,这箱子里的东西能弥补你在这件事上的损失。”

    和给李贵人,两位常在不同,婉襄给她的都是银票和银子。

    “我又不会感激你。”

    或者是因为婉襄并没有反驳她,那常在的气势也弱下去。

    她也并没有纠结于这个问题,“马佳·巴衮死了吗?”

    婉襄摇了摇头,“没有。他受万岁爷所召,将很快回京述职。”

    那常在沉默了片刻,眼中重新燃起了怒火。

    “桃叶会死在他手里的。”

    婉襄不明白。“桃叶已经拒绝了他,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去科布多。”

    “你没有看见那一天桃叶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