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知己(第2页)
婉襄一下子并没有反应过来,富察氏的神色却暗淡了些许。
她向着永璜伸出手,看着他朝着自己走过来,耐心地帮着他把衣服上散开了一些的纽扣扣好。
“妹妹去了很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不过,额娘过阵子给你生个新的妹妹,好不好?”
婉襄明白了,他们谈起的是富察格格,也就是后来的哲悯皇贵妃在四月时生下的那个女儿。
落地之后不过一两日,便因身体虚弱而夭折了。
永璜仍然不明白“生死”的概念,“我前一天去看了妹妹,第一天嬷嬷就说妹妹离开了。额娘,她去了哪里,我能去吗?”
富察氏低下头去,握住了他的双手,“我们有一日都会去的,那些想见到的人都会见到,不过现在并不需要这么着急。”
永璜似懂非懂,又望了一旁的嘉祥一眼。
“小姑奶奶会长得像永璜这么大么?额娘生的妹妹不会离开吧?”
“当然会,当然不会。”
富察氏干脆利落地回答了永璜的问题,抬头望向她身边的宫女,“带着小阿哥在周围玩一玩吧,万字房附近有水,要小心些。”
小孩子一旦到了新的环境,开始玩起来,就不会记得那些让大人难以回答和解释的悲伤的事了。
永璜果然很快便忘记了自己刚才的问题,忘记了自己的困惑,高高兴兴地牵着宫女的手从房中走了出去。
万字房中一下子安静下来,嘉祥始终沉睡着,安静地就像是不存在。
富察氏面上的疲惫之意更浓,是由心中透出来的。
但她仍然强忍着,“上次冬至之事,额娘说很感激你。”
冬至?
是指她为富察氏递了话梯子,让她能够顺利地在雍正面将那些话说完么?
实在不必。
“我实则也并不希望熹贵妃从永寿宫中走出来,她于我而言是有威胁的。”
“可我以为我和富察福晋是神交已久的朋友,福晋待我有深恩,使我惭无双南金,无以报珍重。”
是初见时担心她会自伤的体贴,是她为雍正不得已禁足又生病时的关怀,是她和雍正产生分歧,在圆明园中无人问津时的雪中送炭。
她实则很喜欢富察氏。
她好像越来越能接纳这个朝代除却雍正和桃叶之外的其他人了。
富察氏微有动容,片刻之后释然地笑了笑,“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比得知己更快乐的事了。”
“去岁同贵人谈论节妇烈女之事仿佛只是一种错觉,这一年来,几乎都没有什么能和贵人似这般闲谈的时候。”
“伯塔月。”婉襄温柔地唤她的名字,“所以你是在为什么事而烦心呢?”
萦绕在她眉宇间的,分明是惆怅和失意。
她是那样能干、聪慧的女子,可生活中也总有不如意,总给她磨难。
“永璜的额娘富察氏,贵人应该知道。”
婉襄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
乾隆的哲悯皇贵妃,薨逝于雍正十三年。最初追封为哲妃,而后为哲悯皇贵妃。
“哲”字之满文意,为“干净”、“清楚”,追谥之中的“悯”字,于汉语同,为“怜悯”、“可惜”。
这是乾隆眼中的富察氏。
“兰哈玳与我都是富察氏,不过她是噶哈里富察氏,我是沙济富察氏,并非同出一族。雍正三年时她便被指为了四阿哥的格格,而我雍正五年时才与四阿哥大婚。”
“我入府之后不久,她便怀上了永璜,其实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更何况她虽然只是格格,为人却也端正贤明,敦厚持重……不是我要同她争什么,非要将她比下去。”
富察氏的情绪从未有过地低落下去。
“只是我是四阿哥的正妻,便必须要展现出一个正妻应有的品质,必须要让人觉得,我是足以匹配,且最适合做四阿哥妻子的人。”
富察皇后的谥号是孝贤,她这一生,又何尝不是为这一个“贤”字所累。
“兰哈玳的身体不大好,从生下永璜开始就如是。而后她又怀上了这个孩子,从刚刚发觉有孕便一直都在吃药。”
“可是……可还是有人会怪罪我,觉得这个孩子的夭折并不是偶然,是因为我的嫉妒之心。”
弘历此时年轻,况且他一生之中都不乏宠爱的女子。谁知道呢……
但婉襄觉得一定不是因为富察氏。
“我有时真的觉得很迷茫,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好这个福晋。我不是圣人,我有时的确也会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