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交代(第2页)

婉襄并不以为忤,“四哥同我说,富察·蒲尔别是您赐给弘暾的妻子,出嫁应从夫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想的。”

女子于男子而言无异于物品,她们甚至还要比真正的物品守更多的规矩,更知讨人喜欢。

“我本来也是怡亲王府的奴才,却不忠不孝,在怡亲王孝期出此等悖逆之语。”

“相比之下,四哥今日的‘狠心’,也不算是什么严厉的指责了。”

他伤了她的心,她必须要让他知道。

雍正长叹了一口气,似乎已经十分疲倦了。他没有选择让婉襄走到他面前来,同他相见或者是最后一次。

“朕要召诸大臣、亲王、皇子议事。紫禁中的妃嫔都已经来到圆明园中,万年之后皇后会替朕、替你安排好这一切,你跪安吧。”

从“你走”,到“你跪安吧”,何尝不是一个恼羞成怒的丈夫,与心如死灰的帝王之间的区别。

她知道他要同他的大臣,同他的皇子议什么事。

雍正八年六月,雍正病重,于圆明园中召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以及大学士、内大臣数人,面谕遗诏大意。

自此以后,四阿哥弘历的地位逐步提高,其子为雍正亲自命名为“永琏”,暗含继承江山宗器之意。

他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处理重要政治军务,奉命祭陵、祭天、祭地、祭孔、祭大社大稷。

而熹妃也会成为熹贵妃,孝敬皇后崩逝之后,无人能掖其锋芒。

婉襄拜下去,她等候了许久,帷帐之中的男子郎心似铁,甚至于没有再望她一眼。

良久之后,她终于又听见他极轻地叹息了一声:“去吧。”

去也终须去。

婉襄将那枚海屋添筹的花钉与白瓷茶盏留在原地,而后她站起来,跌跌撞撞地朝着勤政亲贤殿外走去。

她上一次离开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夏夜,芭蕉树被困于大雨之中,狼狈哀戚,毫无还手之力。

而今夜更比芭蕉狼狈的是她。

“……宫中的妃嫔今日都来到圆明园中,可安置好了?”

熹贵妃一面同那图说话,一面脚步匆匆地朝着勤政亲贤殿中走,在望见婉襄的一瞬间停下了脚步。

她的姿态仍然优雅端庄,立如玉树,静静地等待着婉襄朝着她走过来,同她行礼。

婉襄此时已经毫无一点仪态可言,蝉鬓山倾,衣饰脏乱,但她还是应激性地低头,同熹贵妃问了好。

“嫔妾贵人刘氏,问熹贵妃安。”

“贵妃?”这个词在熹贵妃唇齿之间流转过一遍,莫名地有了些嘲讽的意味。

她靠近了婉襄,温柔地将她鬓边的碎发都别到了耳后,而后极其粗暴地捏起了她的下巴,迫着她同她对视。

婉襄知道的,熹贵妃是要告诉她,要温和或是狠戾,如何待婉襄,皆在她一念之间。

“这个称呼没有多久了。”

她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因是皇帝生母而被尊为圣母皇太后,所以一个贵妃之位,旧日的荣光在她眼中根本一文不值。

“不过你还是超乎了本宫意料。你放心,本宫不至于要同一只脚下的蝼蚁为难,会遵循万岁爷的意思的。”

“万岁爷嘱托的是皇后。”

婉襄倔强地提醒了她一句,就像是雍正晕厥那一夜,她和她的对话一样。

“追封的皇后倒也是皇后,只不知熹贵妃娘娘午夜梦回之时,会不会觉得有些许遗憾。”

熹贵妃即时松开了手,用力地推了婉襄一把,“你敢同本宫这样说话!”

婉襄本在病中,如何经得起她这般大力推搡,循着惯性重重地摔在了勤政亲贤殿前的地面上。

疼痛不足以击倒她,旋即她轻轻笑起来。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熹贵妃娘娘,即便真如您所想,您的一生也会满是遗憾的。”

那图轻轻地推开了熹贵妃僵硬的,指着婉襄的手臂,轻声提醒她。

“娘娘,万岁爷还在殿中等着您,似这般杂事,您实在不必在此时处理。”

婉襄在她们眼中不过是这砖石缝中,为春风带来的一颗草子,即便再是倔强地在风雨中发芽生根,也仍然可以轻易为人连根拔起。

不过她不在乎。

经过婉襄的时候,熹贵妃的衣摆轻轻拂过她的手臂。这样的抚触,躲避是没有意义的。

婉襄努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尝试着往前走。

方才熹贵妃说什么?

六宫之中的嫔妃都从紫禁城中赶到了圆明园里。

那常在也来了,她可以帮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