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路(第2页)
他说到这里,婉襄的呼吸便是一窒。
这个年代的女人太苦了,生儿育女,如何不是用性命在作赌。
“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儿夭亡,母亲又因此事生了重病。前几年积蓄都用来治了丧,如今也是无钱给母亲看病。”
“同部匠人知他家中情况,有意帮衬,但到底也都是些穷苦人,因此都为他所拒绝。”
“奴才想着万岁爷向来仁善,五年时怜惜泼灰处的匠人辛苦,赏了一批鼓泡玻璃眼罩、平面玻璃眼罩下去。”
泼灰处工人常年累月与有腐蚀性的时会打交道,眼睛难免受伤。
“便一直鼓励他好好做事,有朝一日得了万岁爷封赏,便是名正言顺,可以告慰家中老母了。”
宁嫔听得很入神,面有不忍之色。
海望的话说完,她便下意识望向雍正,似有期盼意。
雍正将这只鼻烟壶放回锦盒中,“赏邓八格、谭荣银各二十两,其余匠役人、太监等,每人赏银十两。”
海望遂又喜笑颜开,替这些匠人谢过雍正赏赐,告了退。
海望带来的那些器物自然也都一同撤下,石桌上空空如也,一下子连人声也不闻。
皇后留下宁嫔,曲中之意,婉襄明白,雍正当然也明白。
婉襄是打定了主意不开口,雍正欲言,又被恰好回来的苏培盛打断。
“启禀万岁爷,蒋廷锡蒋大人有急事请求面圣,如今已经候在东偏殿随安室中,万岁爷,您看……”
雍正很快站起身来,“扬孙二月出任会试正总裁,事务繁杂,离不得朕。”
“若是想要赏景,可在岛上随意走动,若觉无趣,便早些各自回去,不必等候朕来。”
雍正要处理政事,婉襄与宁嫔自然不敢相留,起身恭送他往蓬莱岛去了。
行过了礼,彼此收回目光时四目相对了一瞬,宁嫔再笑起来,那笑意便似飞絮,已逐春风去。
“婉襄,你想留在这里,还是回到韶景轩中去?”
她仍然不习惯以嫔妃身份同雍正的其他妃妾相处,“午后反而觉得有些冷,嫔妾觉得还是早些回去更好。”
宁嫔便点了点头,吩咐候在一旁的小太监先行去备船,而后她们慢慢地朝着渡口走。
宁嫔没有主动与婉襄攀谈,这氛围却莫名让婉襄觉得有些压抑,于是她先开了口。
也是试探。懋嫔最后出言挑拨的时候宁嫔的神色在震惊之余还有畏惧,她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还没有谢过宁嫔娘娘,在嫔妾为万岁爷禁足时替嫔妾进言。”
宁嫔的笑意总是很淡,叫人心中疑惑她方才是不是真的笑过。
“只要你不怪我当日为懋嫔求情便好。”
“懋嫔实在可怜,我的孩子没出生尚且如此,两个孩子夭折在眼前,叫一个母亲如何承受。”
她这样一说,婉襄还真不知道要如何替她找一个自己不怪罪的理由。
但宁嫔很快又接上了下一句令婉襄震惊的话,“其实我早知道是懋嫔了,私下规劝她几次皆无果,她的恨意太惊人了。”
她没有点名懋嫔的恨意是针对谁的,但应当就像是雍正所理解的那样,她恨着他。
小太监搀扶着她们上了船,小型的画舫航行在福海之上,湖岸似是触手可得的东西。
“懋嫔已经命不久矣了。”
宁嫔始终望着福海上的波涛,“我入宫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很长,可我已经见过很多女子在宫中死去的模样。”
“顾常在,汪答应……万岁爷仁德,从不苛责嫔妃,她们都是病死的。懋嫔也将如是。”
“望着她们,我总是在想,她们之中的哪一个才是我的将来呢?”
若一个人频繁地思考与“死”相关的问题,那么她的人生大约常有不如意之事。
婉襄甚至怀疑她是因丧子而患上了抑郁之症。
她与宁嫔毕竟没有什么过节,不忍心见她花容月貌,却丧气如此。
“娘娘还这般年轻,有太医悉心照料身体,又有万岁爷时常眷顾,何必总是出此灰心丧气之语。”
“万岁爷时常眷顾?”她轻笑了一下,“皇后娘娘今日有此举,也是怜惜我。希望你不要怪罪。”
“如今已不是雍正五年了,是我自己不再那样讨人喜欢。婉襄,你不必安慰我。”
画舫已靠岸,宁嫔先一步走上湖岸,她身上明黄色绣龙纹的披风令她的背影看起来越加寥落。
她回头望了婉襄一眼,“你我并不同路,就此别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