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仙域记》肉身佛化山——须弥陀山篇
普度仙域,普度天都。
黑色的苦海绵延十万光年,远远望去,就如同一只中高边低的飞碟圆盘,横亘在宇宙之中。
海波荡漾,激起来的浪花却并非是纯黑之色,而是五彩斑斓的黑,仿佛深空一般神秘绚烂。
苦海之上,亦有陆地,只是这陆地的面积自然是远远超过了日月星辰。
四大部洲,分别坐落在苦海之内的四个方位上,它们大小不一,距离苦海边缘也是有远有近。
东边的东胜神洲,呈半月形,距东苦海尽头足有三万光年,算得上是相当远了。
南边的南瞻部洲,呈倒梯形,距南苦海尽头足有一万光年,算得上是最近了。
西边的西牛贺洲,呈满月形,距西苦海尽头足有四万光年,算得上是最远了。
北边的北俱芦洲,呈正方形,距北苦海尽头足有两万五千光年,算得上是不远也不近了。
在佛门中人看来,四大部洲就是所谓的“此岸”,而那传说中的“彼岸”却并非是在苦海尽头,因为苦海看似有涯,其实无边无际,永远也休想到达苦海对岸。
真正的彼岸其实恰恰就在苦海的中心,那里也有一座陆地,准确来说是一座山,一座高达五万光年的巨山,它的名字叫作——须弥陀山!是仅次于大罗仙域昆仑山的第二高山。
须弥陀山整体形似一位跏趺而坐的佛陀,山顶佛光普照,有卍字形的耀眼金光辐射向整座山体,以至于须弥陀山上下光明无限,任何妖魔邪祟都不敢接近,无愧其佛门第一净土的美誉!
出生在四大部洲的修士,其毕生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修成正果,登临彼岸,去到尽享极乐的须弥陀山上。
对于这些佛门修士来说,所谓修行其实分为两条路径,一修法力,二修功德!
若法力境界达到仙王领域,自然可以凭借自身实力强渡苦海,到达彼岸。
而若想要依靠修功德的话,就必须行善积德,参禅念经,等到功行圆满之际,也就是戒除了贪嗔痴三毒之后,自然有须弥陀山上的菩萨罗汉降临,将其从此岸接引到彼岸。
从古至今,向来如此,这一切的设定都要从那位创立了佛门的初代佛主说起,他就是普度尊主,虽然他已死去了无数万年,可他想要普度众生的理念终是传播开来,无远弗届。
不过也有人说,普度尊主并未死去,须弥陀山本就是他的肉身所化,每一个信仰他那妙谛佛法的信徒,都在为他重铸不朽元神,终有一日,他会重临世间,到那时候他的境界修为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尊主之上,为至尊!
《仙域记》破封!他化自在外道天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