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苹果 作品

第一三九一章 来使(二合一)

四月下旬,邺城。不久前慕容青夜袭敌营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人心士气。拓跋仪和贺赖卢的联军退守新城,不敢再围困邺城。借此机会,慕容青率骑兵扫荡周边,夺回了邺城周边方圆百里的县域,更是大涨士气。

军民上下斗志昂扬之时,慕容青向慕容德提出了乘机主动进攻拓跋仪和贺赖卢的兵马,歼灭关东东南之敌,最终反攻中山的计划。

慕容德听了这个想法心中也自蠢动。毕竟在慕容德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个梦想。此时此刻,在慕容宝丢了中山逃走的情形下,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击败魏军,收复中山的话。则关东之地民心将尽归于他慕容德,则心中的那个梦想将顺理成章的成功。

于是慕容德召集众人征询意见。这一次慕容麟竭力支持。他表示,自已也愿领军同慕容青一起出征攻打新城,将拓跋仪的兵马歼灭。

除慕容麟之外,邺城属官纷纷表示可行。认为此刻是乘胜追击的最好机会。

不过冀州别驾韩绰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想慕容德进言道:“范阳王,诸位将领大人都认为此刻可进攻魏军,我却认为断然不可。原因有四,其一,魏军不善攻城而善野战,此乃天下皆闻之事。南安王袭扰成功,乃是敌军攻城疲敝,内乱纷扰而得手。此番公然进攻,则失城池之利而以我所短攻其所长,不可为也。其二,敌军虽败,但其后阵稳固,并无溃败之象。拓跋仪善于谋略,未尝不会谋断我之意图。若此刻进攻,或正中其计。其三,魏军千里而来,攻我邺城故都,于他们而言,兵马立于死地之上,绝无退路。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时候,正是对方最凶狠无畏之时,故不可攻也。其四,于兵马数量而言,我可用之兵不足两万,对方兵马倍数于我,兵力悬殊,实力相差太多。更别说中山已被攻克,对方援军恐怕已经在路上。此刻主动去攻,对方求之不得。故不可主动攻之也。此四个理由,还望范阳王明断,不可贸然行事。”

被韩绰这么一说,慕容德心里也泛起了嘀咕。充血的大脑开始冷静下来。他本就是个冷静持重之人,只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罢了。

慕容德沉吟道:“韩别驾所言有理。确实不可轻举妄动。”

韩绰道:“范阳王圣明。当此之时,我们当固守城池,加固城防,挖深沟壑,广积粮草,多募青壮,做好迎战的准备。此刻进攻,一旦失利,则军心民心低落,城池恐也难守了。无论如何,这是我大燕的地盘,魏军千里而来,粮草物资供应都成难题。我们只需稳固坚守,消耗他们。待时间一久,他们自然会因为粮草问题以及久攻不下而产生焦躁和内乱。我敢保证,只要撑到冬天到来,他们必然难以坚持,便只能退兵。届时我兵马再迅猛出击,必将他们一击而溃。”

慕容德拍着大腿赞道:“韩别驾此言甚是,这才是忠心魏国的良谋。韩别驾之言,堪称张良陈平之计也。”

见慕容德这么说,又听了韩绰的话颇有道理,众官员调转了口风,纷纷表示不可出击了。慕容青也听劝,主动表示自已考虑不周,此刻非出战的时机,当从长计议。

这么一来,慕容麟反倒成了最尴尬的那个。适才他大力鼓吹附和,表示要领军出征。现在忽然偃旗息鼓,人人转向,把他晾在了一边,着实尴尬。

出击之事自不再提,全城军民开始紧锣密鼓的抓紧时间加固城池,挖深沟渠,做好迎敌准备。慕容德传下命令,要求百姓坚壁清野,不给魏军任何得到粮草的机会。甚至命人将村舍房屋全部烧毁,树木全部砍伐烧掉,让整个邺城周边什么也不留下,不给魏军任何的资源。

而不好的消息也在源源不断的传来。自四月初开始,拓跋珪便开始筹谋集结粮草兵马进攻邺城。如今粮草已集结调运至河间府,很快四万大军将从中山前往邺城,会同拓跋仪贺赖卢的兵马组成联军攻城。此番更有缴获的中山城中的大量攻城器械随行,局势不容乐观。

慕容德极为重视,作战会议一场接一场的召开,研究守城之策,研判战略对比。慕容青等将领也忙着天天训练新兵,巡查防务,忙的不可开交。

四月二十九傍晚,慕容德再一次召开军事会议。因为据情报得知,拓跋珪在中山的兵马已经即将南下,最多十天半个月便要抵达邺城周边,战斗已经迫在眉睫。

所有人都到齐了,唯独慕容麟没有到。慕容德和众人等了一会,慕容麟还是没有来。于是慕容德命人前去催促,结果前往人员回来禀报了一个让慕容德等人惊愕的消息。慕容麟于午后时分率五千骑兵出城,说是巡查邺城周边敌情,但到现在也没回来。

慕容德大惊,忙问慕容青道:“谁许他领五千骑兵出城巡视的?”

慕容青道:“不是范阳王下的命令么?他出城之时我问过,他说是范阳王之命。我想着不过天黑之前就会回来的,便也没问。”

慕容德大怒道:“老夫何曾下令?了不得,他这是去哪里了?”

众人纷纷猜测,有的往坏处想,猜测慕容麟是不是叛变投敌了。慕容德心情大坏,不过仔细想想,否定了这种可能。慕容麟投靠谁也不可能去投靠魏军,那是骶骨之仇,慕容麟再蠢也不至于这么做。

倒是慕容青做了合理的猜测。慕容青认为,之前慕容麟便觉得应该主动进攻,此番极有可能是去攻新城之敌了。这个猜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慕容德大怒不已,这个慕容麟擅自出兵,而且带走的是自已精锐的五千骑兵,真是胆大包天。都怪自已为了安抚他给了他太大的权力,毕竟他率兵马投奔自已,并承诺依附自已。有他在,对于慕容垂一脉的人心会有安抚招揽之用。但没想到他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下军事会议也没心情开了,慕容德命慕容青派出斥候骑兵连夜四处打探,想搞清楚慕容麟到底去了何处。

一夜过去,到凌晨时分,刚刚合上眼的慕容德得到了禀报,说慕容麟回来了,就在北城之外。

慕容德忙赶往北城。只见北城门外,一队稀稀拉拉骑兵正在城门口,人数不足五百人。为首的正是慕容麟。

慕容麟头盔也没了,头发散乱,身上浴血,盔甲撕裂,样子极为狼狈。身后的击败骑兵也都一个个丢盔卸甲垂头丧气,几乎个个身上都有伤。

慕容德忙命人开了城门,慕容麟见到慕容德噗通跪地连连磕头告罪。

“叔王恕罪,叔王恕罪。贺麟该死,贺麟该死。”

慕容德大声喝问道:“你领军去了何处?怎敢冒我之名领军出城?还有其余兵马呢?”

慕容麟哭丧着脸哀叹道:“叔王息怒,贺麟该死,求叔王恕罪。五千骑兵,只剩下了……五百余人了。其余的都战死了。叔王……”

慕容德闻言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气急败坏的吼道:“到底怎么回事?”

慕容麟这才禀报了他的所为。原来慕容麟一直为自已逐渐被边缘化而心中不满。被慕容青抢了风头,之前欲领军出击的事情又不能成功,所以郁郁不乐。

心腹将领慕舆皓知道慕容麟的状况,于是进言道:“赵王欲一展雄风,不如领军攻敌。破敌之后,自然上下皆景仰钦佩,免受他人冷目。我等今寄人篱下,若不破局,恐愈发艰难。”

慕容麟一听,顿时心动。他麾下虽有兵马,但并非精锐。且自来邺城之后,为表忠心,自已早已将领军之权归于慕容德,不好私自行动。但是慕舆皓说的对,若不一鸣惊人,自已会被逐渐的边缘化,最后什么都落不到手,反被慕容青等人压制。

于是慕容麟想出了冒令领骑兵出城攻敌的想法。虽然他知道这么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他想着只要能建大功,慕容德会原谅他的。而如何建立大功?攻新城之敌是不可取的,慕容麟还不至于蠢到自已去送死,他将目标盯上了河间郡的治所武垣县。因为不久之前,探知魏军将大量粮草集结于河间,为进攻邺城的兵马供应粮草物资的囤积之所。慕容麟想着,要干就干一票大的,若是能将魏军的粮草物资捣毁,则是釜底抽薪,让魏军的进攻尚未开始便告破产。那将是天大之功。慕容麟打定了主意。由于河间距离邺城三百多里,他认为需要骑兵突袭方可成功。于是便矫令以巡视邺城周边敌情的名义率五千燕军骑兵行动。他们于午后时分往武垣县进发,初更时分抵达了武垣县,发起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