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零章 破竹(二合一)(第2页)
这也是为什么郑子龙不在一开始便让这十余艘重楼重炮大船加入战场的原因之一。这样的战船太重,吃水太深,行动太过迟缓,根本无法进行近距离的缠斗。一旦被敌军围困,会被对方近距离的纵火烧毁,甚至跳帮作战控制住。拉开距离,以远距离的轰击对手作为手段,而无需近距离缠斗。在对方进攻的距离之外摧毁对手,这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随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响起,西南方向江面上,一艘重楼战船上方爆起了火光和浓烟。开花弹命中了船楼前方甲板上方的位置,炸裂的烟火绚烂如流星雨,远远看去,甚为灿烂美丽。但对于船上的荆州水军而言,却在一瞬间坠入了地狱之中。
爆炸产生了灼热的气浪吞噬了前甲板,无数暴烈的破片和铁球如暴风骤雨一般四散飞溅。破片穿透了甲胄和血肉,击碎了骨头和关节,切断了经脉和肌腱,配合着高温的气流,一瞬间便将波及之人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滩血肉模糊的半生不熟的烂肉。
而爆炸的火焰也同时点燃了船楼和桅杆上的风帆,点燃了船上的绳索、箱笼、木头和一切能够点燃的东西。很快浓烟滚滚,火光四处冒起。
这还不是这艘船遭到的唯一的打击。一颗实心铁球弹从甲板上方斜斜贯入,从另一侧的船舷穿出,造成了一侧水线之下的船舷的破碎。冰冷的江水立刻开始哗啦啦的灌了进来。
重炮楼船首战便建功,两发炮弹命中的这艘重楼战船受到了重创,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危机之中。很显然,这艘船是保不住了。
而此时此刻,旗舰的开炮便是战斗的命令。黑沉沉的江面上,黑乎乎的重炮船横着船身全部开始了攻击,他们的目标就在明处,就在那些被火光照亮的江面上。它们也很好辨认,重楼战船有着与众不同的外形,所以根本无需太过仔细的辨别便知敌我。
连续的轰鸣像是夏天的惊雷滚过江面,炮口的火光的闪烁像是江面上不断闪烁的闪电。远处江心位置,一处又一处的火光在敌船上,在江面上升腾。爆炸的烟尘里,无数的身影被炸飞在空中,然后伴随着炸裂的碎片落在起火的甲板上,落在冰冷的江水里。
短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七艘重楼战船被击中起火,两艘船身被贯穿开始进水开始倾覆。坚船利炮,这是超越时代的东西,岂是普通的兵船所能抵挡。荆州水军在瞬间被打蒙了,他们甚至在重炮船发起攻击之后很久才发现了他们隐没在黑暗中喷薄着炮火的身影。
对方战船迅速做出调整,发现了敌人炮船的位置,那自然要按照郑子龙的布置抵近进攻。二十几艘楼船和同等数量的快船开始向着重炮船猛冲过来。但是,在他们和炮船之间是长达两里多的江面。平素这个距离不过盏茶时间便能抵达,但此刻却是他们的噩梦。
炮船优先攻击的当然是敢于逼近的敌船。越是靠近的船只,越是容易击中,因为他们在炮船的视野里是没有左右移动的标靶,是可以轰击正面的活靶子。
重炮连番轰鸣,火光闪烁之间,多艘重楼战船被迎面击中。距离越近,打击的精度便越高。几百步的范围内,甚至可以依靠强劲的初速度进行直接瞄准。当这数十艘战船冲到了八百步距离的时候,重楼战船已经损失过半,快船也被轰中了三艘。而之前撤退的东府军战船又缠上了他们,用船上的火炮进行旁敲侧击,有的甚至抵近丢手雷,用火器打击。
不久后,他们终于意识到根本无法闯到近前,想要转舵逃离。但此时他们已经根本无法逃走了。
半个时辰之后,最后一艘冲过来的楼船在逃出了一干五百步之后,被两艘炮船集火击中,燃起了大火。见此状,十几艘剩下的已经冲到近前作战的快船立刻撤离。
桓谦呆若木鸡的站在旗舰上,目睹着江心和北边江面上的一切。从对方的重炮大船开火的时候,桓谦便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了。但他抱着侥幸心理,不肯放弃眼前这优势的局面。
直到一艘艘的船只被命中,船只破损起火沉没,桓谦才意识到自己似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但他还是希望能挽回局面,派出了数十艘船只分兵去进攻对方远处的炮船,好让江心的战斗赶紧结束。但是那些楼船一个个的被击中,化为江面上的火船,化为江面下的沉船和水面漂浮的碎片。桓谦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桓将军,我重楼战船已经损失四十八艘了。九艘沉没,剩下的……也支撑不久了。其余船只……”
“撤兵!撤兵!传令,撤兵!”桓谦猛然打断,大声叫道。
桓谦已经看到了那些高大的炮船的轮廓,他们正在朝着江心驶来。他们恐怖的打击力和超远程的射程,将会给己方带来极大损失。虽然现在已经损失了近百艘战船,但桓谦还不想将水军全部葬送在这里。
“可是将军。若是此刻撤退的话,京口江面将为东府军所控制。京口怎么办?”身旁将领大声提醒道。
“是啊,楚王的命令是要将军无论如何击败敌军水军,阻止他们渡江。咱们要是撤了,岂非……”另一名将领也叫道。
“顾不得了。那是他惹来的祸事。我早说李徽不能惹,他偏偏不听。我本以为我荆州水军足可匹敌,但现在看来,是我失算了。就算我们全部拼光了,也无济于事。传令,速撤。一切由我承担。”桓谦大声道。
撤也只有一个方向可撤,那便是往上游京城北的江面上撤走。往南岸岸边撤离,无异于自断后路。往东顺流而下,难道要进大海不成?所以桓谦的水军很快开始溯流而上往上游撤去。
郑子龙岂肯干休。今旧虽然胜局已定,但东府军水军死伤也很惨重。百余艘战船损失过半,死伤水军兵马超过两干人。为了取得这场胜利,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固然值得,但是在情感上是不能接受的。
“追,给我追上去。扩大战果。”郑子龙下令道。
东府军水军斜斜向上游追赶,重炮炮船也逼近进攻。一些荆州兵船受损,速度不快,很快成为了打击的目标。往上追击了十余里水道,岸上发出号令,郑子龙知道不宜穷追,这才下令撤回。
凌晨时分,最后一艘江面燃烧的战船沉没于江水之下,整场战斗才终于宣告结束。
东府军水军以损失两干余兵马,五十七艘大小船只的代价赢得了京口水战的胜利。桓谦方损失重楼战船五十余艘,其余船只七十余艘,死伤兵马六干余。
战斗的死伤其实算不得什么,关键是东府军占据了京口瓜州之间的江面,取得了书面的控制权。那也便意味着可以畅通无阻的渡江登陆。
黎明的曙光之中,李徽乘坐炮船抵达京口渡口。在他的命令之下,所有炮船对岸上的敌军工事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摧毁了对方过去几天临时建造的岸上防御体系。岸上的兵马在猛烈炮火的打击之下很快便全线撤离,撤回京口城。这也是他们最为明智的选择。
上午巳时时分,由战船和民船组成的渡江船队开始运送东府军兵马渡江。大量的民船赶来帮忙,临海郡的渔民早就得到消息,在太守陶定的组织下,数以百计的渔船纷纷赶来帮兵马渡河。
在水军炮船的保护之下,数以百计的船只参与的渡河行动在傍晚时分结束。三万东府军兵马包括大量的火炮物资车马被运抵对岸。
先头兵马在朱龄石的率领之下顺利的攻下了江边的北固山,迎接李徽的到来。李徽于傍晚时分抵达北固山上的白马寺,在此建立中军大帐。下令兵马在北固山下扎营休整,准备进攻京口。
至此京口之战的第二阶段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