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橙 作品

第353章 你怎么解释

同一时间,水南省雁洲县,扩建后的兴龙涂料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里,端坐在大办公桌后面的高敏正绷着脸,向坐在自己对面的一位汉子发问:

“陈传华,穆阳省峰桥市公路局的这个业务,你在业务记录中写的是和公路局工程科的科长康建林直接联系的,但公司的售后服务打电话回访的时候,对方说和你直接联系的是公路局的局长于钊,你怎么解释这件事?”

“我和于局长见过两次面,于局长说具体的事情让我和康科长谈,所以我填业务记录的时候,写的就是康科长。”

名叫陈传华的汉子嘟囔着回答道,脸上有一些不情不愿之色。

“你和于钊见过两次面,在业务记录上为什么没有登记?”高敏问道。

“我和他只是见了两次面,也没谈什么,我觉得不重要,就没记。高总,你是知道的,我只有高小文化,写东西慢。”陈传华辩解道。

高敏冷冷地说:“业务部开会的时候,我明确说过,业务员所接触的一切人员,都需要在业务记录中登记,哪怕只是说过两句话,也要写明时间、地点。这个要求,公司已经三令五申,你为什么做不到?”

陈传华不吭声了。

业务记录表这个东西,是眼前这位高总在公司里推行的。所有的业务员都明白,这个记录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把每名业务员手里掌握的私人关系都变成公司关系。

一旦自己手里的业务资源变成公司所有,公司就可以很容易地安排其他人去替换自己的工作,自己在公司里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高敏刚刚推出这个制度的时候,整个业务部都炸锅了。大家不便向这位从茂林空投过来的副总说什么,于是集体去找公司总经理陈兴泉请愿,所说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比如客户那边不希望有其他人介入,自己开拓这样一个业务关系花费了许多精力,等等。

兴龙公司的业务员,几乎清一色都是陈家的亲戚,比如眼前这位陈传华,都是陈兴泉的一个远房堂哥。大家围着陈兴泉鸡一嘴鸭一嘴地告状,口口声声都是说如果陈兴泉信不过自己,自己宁可离开公司。

陈兴泉自己就是做业务出身的,哪里会不知道这些业务员心里的小九九。业务关系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涉及到业务费支出、客户回扣之类的事情,公司就完全无从了解,业务员说是多少,公司都得接受。

此外,业务员手里握有大量的客户关系,也便于与公司讨价还价。一言不合,他们就可以带着客户关系投奔其他公司,这是兴龙公司难以承受的损失。

水南这边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快,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存在着业务员管理的问题。

有些企业一直都是由老板自己去谈业务,所有的业务关系都攥在老板或者老板的直系亲属手里。这种做法在公司业务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是可以的,公司业务规模一旦做大,老板不可能照顾得了这么多客户,问题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