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9 章 明史(第2页)

  说我祖宗若是不开城门,他便要将那些百姓全部杀光,所以我家祖宗才开门投的降,可开门之后,那些平民百姓,八旗可没少杀,这些事,万岁爷愿意编入正史中吗?

  自然是不愿意编的吧,万岁爷,你心中有自己的决断,何必来问我一个汉军旗之女?”

  谈起国恨家仇,是不是有点伤感情。

  她作为现代人,本来是不在意这些的,可她继承了原主的学问,知道这些八旗曾经做过什么。

  历史上,清朝编纂的明史足足有二十四册,从顺治二年,编到乾隆二年,雍正在其中默许了改编了多少,根本无人得知。

  不管她现在是不是雍正的皇后,生原主的顾家也是汉人,她没有办法因为讨好皇帝,而赞成什么对明朝抹黑的事情。

  而且,历史如何,不过都是上位者说了算,她只能闭口不言。

  “我不过就是随口一说。”胤禛愣了愣,忙哄道:“不提了不提了,咱们说些开心的事情。”

  他是知道这段事情的,听说顾家那位将军觉得自己对不起顾家列祖列宗,对不起君主、百姓,没几年就抑郁而终了。

  胤禛还以为琳琅不清楚这些事,所以才敢问她,没想到……

  不过这也提醒了他,还是叮嘱几句老三,不能改的太过分,到时候引起天下躁动就不好了。

  赵桢进了上书房后,便能时常听到哥哥们讨论政事,这也是胤禛默许的,他就那么几个儿子,而且觉得都是好孩子,所以并不担心他们造反。

  小六到现在才知,清军入关前还有个明朝,是个乞丐建立起来的,不由地很是佩服。https://

  寒门贵子就已经很难了,没想到靠一个碗能走到这一步,这定然是个十分有大智慧的。

  何况还是在元兵凶猛的铁骑下,夺回这个汉人的天下,并把她们打的哭爹喊娘,光是想想,他就觉得热血沸腾。

  “六弟。”弘琪见小六上课又发呆,下课便忍不住找他说话:“你刚才在想什么呢,小小年纪,怎么心思这么重?”

  “在想哥哥们说的明太祖。”赵桢也不憋着,直抒己见地道:“他真的这么厉害吗,能把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四哥,为什么三伯那么讨厌人家?”

  他当然懂得其中原因,只不过还是要为这位说句话的。

  弘琪叹了一口气:“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三伯这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历来上位者,都是这么做的。”

  小六反问:“那皇额娘呢?”

  弘琪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

  “皇额娘是汉军旗的啊。”赵桢眼底划过一道光:“那皇额娘也同我们不是一条心吗?”

  “自然是没有的,你别胡说。”弘琪连忙否认,只是心底却划过一丝异样,皇额娘自然是好的,可也是汉人啊,他身上也有汉人的血脉。

  不过就是史书罢了,认认真真按照实际写实,何必非要胡编乱造,让后人看了反而浮想联翩,还嘀咕满人的小家子气。

  胤禛对弘琪的观点很诧异,不过他并没有训斥儿子,而是问道:“如果承认了,就会千秋万代被唾弃,岂不是有损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