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谢谢唐姐

    苏希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

    但是回答了王清华另外一个问题。

    王清华问苏希:“黄明在乾州为难你了吗 ?为什么你对他有如此大的成见?”

    苏希回答:“黄明很支持我的工作。可以说,他在乾州是收敛了个性的,对于清河的发展,他也给予了大力帮助。所以,他的事情和我无关。”

    “他没有管住自己下面的器官,也没有管住自己下面的老板。像他这样的人,实际上是不适合当官的。”

    “贪婪,胆小,怯懦,好色…既没有人格魅力,又没有魄力,更加没有胆气。”

    苏希说的耿直。

    王清华摆了摆手,他没有多说话。

    苏希离开了。

    王清华很清楚,这大概是自己和苏希最后一次会面。

    也是唯一一次和这位西康省的明星官员深入聊天。

    他对苏希有了全新认识。

    他对苏希的能力也有深刻认识。

    如果此时有领导询问他对苏希的看法,他的评价一定是正面的。

    他甚至会推荐苏希去宁泽市任职。

    无他,苏希有能力。

    苏希能将宁泽发展好,苏希能将王清华脑海中的蓝图落地。

    当官当到王清华这个程度,最大的成就感已经变成:我为这个国家做了多大的贡献。

    无论是好官,还是贪官。

    都有成就一番经天纬地大事业的雄心。

    华夏的官员,大多数是读书人,都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思维,更有‘青史留名’的执念。

    如果苏希是王清华的人,王清华必定全力支持,而且是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都往苏希身上砸。

    为官一任,谁不想留下点千古流传的功业呢。

    …

    王清华离开乾州之后。

    苏希没有闲着,他倒是不在清河转悠了,他去隔壁几个县市打转。

    他每到一处,都受到老百姓的夹道欢迎,当地政府更是当成超级座上宾。

    苏希作为市委常委,也是他们名义上的领导。

    最重要的是,苏希是能实实在在带来帮助的人。苏希给桐梓县的咖啡项目,转眼就让桐梓县的上千农民脱贫,而且形成产业,现在在桐梓县生产的清河咖啡已经超过清河本地。

    没办法, 清河现在大搞城市建设,用来种咖啡的土地是不如桐梓县的。

    另外,清河的老百姓来钱的路实在太多了。种咖啡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苏希现在手里有很多项目,随着清河在科技领域的崛起,带动了很多下游供应链。

    清河毕竟只有这么大的地方,想要全部吃下,是很难的。

    所以,倒不如给兄弟县市做些贡献。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苏希也提出他的要求,他要求兄弟县市要向清河看齐,要打造服务型政府,要将营商环境提高起来。

    否则,就算项目落地,人家也会反悔。

    对此,没有人有反对意见。

    事实上,新市委书记丁震已经三令五申的强调,其他县市区要向清河学习。

    时间很快从三月来到四月。

    当进入到五月时。

    领导们来调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