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郡 作品

梦(2023.4.7)(第2页)

语言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交流中不断进化的,梗也好,瓜也罢,都可以很迅速地发明新的短句,甚至是新的字。而机器在模仿这一个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了最直接的人与环境的关联,只是不断地估计,生成的语言是人看不懂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而对于人来说,一张图就足以让人了解新梗新字的含义。而用机器识别图,它就又不知道图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相同的事物在不同识别区下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何做到在不同识别区下的快速跳转呢?我想起了数学课上的可继承性,过去计算的数据会保留下来,并在新的响应时可以立即条用,这样速度就上来了。算法是需要可继承性的。

就像人对鼠标光标灵敏度的感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用熟能生巧可以概括。但这是一个反馈控制过程吗?还是模糊控制?

果然,人工智能的进步实际是人对自己与环境认知与描述的进步。

什么叫意识呢?被观测或者认为自己被观测就会做出反应,改变原来的状态,于是测不准。

可能上天再锻炼我的耐心,我谢谢你。

多去吃喜欢吃的,会变好的。

我去看一看,我就知道我缺乏什么了,要不然说人家是伟人,而我只是个ds。

还是应该这样,先练习心法,然后再学其它的。目前的这些看完,要去学点新东西了。

我想要度过怎样的一生呢?我想在我的一生里做些什么呢?或许下一个梦会告诉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