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寒郡 作品

《读写指要》(2023.11.23)(第2页)

写文字是爱好,多也好少也好,最主要的是这过程。

习惯总会成为弊端,因此必须不断注入新的东西,把这水搅来搅去,才不至于迂腐至深。终于摆脱头痛医头了,这不是一种指定性问题,需要的东西不确定,但要是新的,或是旧东西的新见解。嗯,学无止境。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想象,于不断的变化里,忘记自己的烦恼,可,换一种思路,我们的内核始终位置不变,变化的是外物,是眼前的光与影,这样也说得通。心情如果可以随着事物而变化,那位置亦可以随着内心之中的参考而变化或不变。

将隐隐约约、细细微微的情感具象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损失一部分,但同时也会创造出连作者本人也从未体验的感觉来,这个过程真是美妙。

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音调、音高、响度、环境、情感、背景等等下,是会有不同的含义,若是只死死盯住文字,怎么会完全明白文字的弦外之音呢?但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做到应知尽知,那样的话,只做到自得其乐,也就好了。

至此,很多差异是没有太大争论的必要的。

生活是依赖与理智还是依赖于感性呢?它其实都不依赖,它我行我素的,任你如何挣扎,改不了生活丝毫。那样的话,理智就痛苦些也清醒些,感性就快乐些迷糊些。无论怎样,学会自我慰藉吧,乐观些。其实也就是往生活的汤里随便加些佐料,

现在的繁盛主要是因为吸收过去的经验?我想这一定是不对的,只用枯叶枯枝的养分来生存的花朵是一定不能长久的。如果现在的繁盛主要来自现在的努力,过去的经验作为辅料,那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在当下的世界里实事求是。可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总是比登天还难。这样是如何可得繁盛的呢?幻想美丽也是一种美丽,那美丽里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景愿,于是求不得的人呐,只好寄情于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