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尽 作品

20. 外交 “这怎么……”她不顾青杏的……(第2页)

    “郑公公替我讲讲,您这粥底是怎么熬的”程婉蕴有了收用的意思,便没有几句话把人打发了,还招招手让三宝也过来,“三宝你傻站着做什么,你也来听,好好跟你师傅学呢。”

    程婉蕴既然起了心思,就将眼光放远了些,也多琢磨了些。

    郑太监这个年纪为什么不愿出宫荣养膳房可不是什么清水衙门,捞了一辈子,恐怕比她那县令老爹还富裕,哪个大太监在外头没有地没有房甚至养几房小妾的都有,哪怕愿意放下身段来巴结一个没品级的小格格,也顶多再待两三年就得出去了,他费那么大劲干嘛

    太监没了根,最喜欢收徒弟、干儿子的,

    程婉蕴揣测,三宝这孩子能被郑太监带在身边,想来就是郑太监选定的,日后要为他养老送终的“继承人”。

    他豁出一张老脸,一是三宝与他投缘,他要为这徒弟铺好以后的路,二是他在外头没亲人了,出去了也是孑然一身,还不如留在宫里,有徒弟有老友有地位,总归比外头孤寡终老的好。

    因此程婉蕴喊三宝过来,又是一次试探。

    谁知郑隆德立刻就听明白了,颤巍巍跪下磕头“格格大恩,奴才永世不忘。”

    有这句话,程婉蕴也就放心了,赶紧让三宝把郑太监搀起来。

    谁知,随后三宝便在一旁声音响亮地回答“回格格的话,奴才在膳房就跟着师傅学了一遍,这粥底奴才都学会了,先是要选用上好的香米,还用石磨轻轻擂过,师傅说了,要让一粒米碎成三瓣,再细细地洗上三四趟,添上油盐拌匀,再用砂锅小火慢慢地煲,煲到水米交融像花儿似的一层层往外翻,然后必须从花心舀出粥水,那才浓稠雪白、顺滑如汤”

    程婉蕴看他双眼乌黑饱圆,又清又亮,忍不住摸了摸他圆乎乎的脑袋,不由失笑郑太监把他这个小徒弟护得真好。

    郑隆德虎着脸弹了三宝脑门一下,却没舍得用劲,教训道“还说学会了,话都说不明白。”

    三宝捂着脑门,眼神还挺委屈,没想通自个哪儿没说明白。

    郑隆德把人拽到一边,气得声音像是从牙缝里冒出来“格格哪有空听你卖弄的”

    这粥底火锅怎么做本来就是她教的,她当然不是真想听他们是怎么熬粥的,只是递出来一个台阶,释放“合作”的信号罢了。

    谁知道三宝是那么实诚一孩子,罢了,心正的人日后用得也放心。

    这时候,门上忽然通传太子爷要过来用膳,郑隆德便拉着蠢徒弟,连忙千恩万谢地告退了。

    程婉蕴听着外头的雨声,心里吐槽,别以为他不知道太子爷天天过问她吃什么,每回都装得来的都挺巧,但只要她一吃点什么新鲜的,他没吃过的,他准会过来,就跟那闻着味的猫似的。

    瞧瞧,这么大暴雨都拦不住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起来神清气爽,还有点咳嗽,但脑子清醒好多,为了庆祝双更哦

    下一本就决定是穿成科举文对照组女配了姚瑶穿成一篇科举文里的对照组女配。

    原文剧情里,

    她与女主因嫁得近,成了对门邻居。

    原主家有六个姐姐一个弟弟,穷得有上顿没下顿,家人为了半贯彩礼钱,逼她嫁给谢寡妇家的病秧子谢祁。

    女主本是娇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家道中落,嫁给了顾记酒坊家的长子顾骏骢。

    两家同时娶亲,新妇总会被人比较。

    女主勤学酿酒,将酒坊打理得十分红火,一路支持男主科考成状元,带着一家子搬到京城,开了间大酒楼,爱情事业双丰收。

    原主自己好吃懒做不说,事事嫉妒女主,成天上蹿下跳给女主使绊子,还怨天尤人,嫌谢祁短命多病,又怨乡下婆婆强势泼辣;最后害谢祁名落孙山毁了前程,自己被休下堂凄苦一生,成了街坊四邻口中的笑柄。

    姚瑶穿来以后。

    望着手握书卷临窗看雨的男人侧影,忍不住斯哈了一下。

    不得了,这人长在她心坎儿上了。

    谢祁平日在书院读书,不常归家。

    他想起那个蛮横无理的女人便心生抵触。

    在书院硬抗了大半个月,冬雪落下,他才在婚后再次踏入家门。

    谁知远远便望见了炊烟。

    破旧小院收拾一新,墙根下垦出一丘菜地,几只小鸡满院乱跑。

    灶房里,沾了面粉的清秀小脸探出来,微微一愣后,冲他弯起眼睛一笑。

    “郎君,你回来啦。”

    从此,每逢休沐之时,他总第一个踏上归途。

    食用指南

    1架空宋风,杂糅私设,不要考据呀,啵。

    2美食经营,科举奋斗兼具恋爱的日常

    感觉对胃口的宝子可以点进专栏收一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