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家要吃肉 作品

第1293章 原汁原味

虽然嗡嗡嗡已经结束了,但是春节不放假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要明年才会恢复成法定假期。叶晨趁着这段时间还没开学,也没闲着,去了一趟魔都,处理小说的影视改编事宜。

很快,珠影厂接到了一通来自魔都的电话,如同一声惊雷,炸的张梁夫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少年犯》的原作者叶晨,刚刚结束高考的知青,竟然在众多实力雄厚的电影厂竞争中,嘟嘟点了他们夫妻的名?

而且《魔都文艺》的,中主编还透露了另外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魔都市劳改局愿意为电影投资60万。要知道这可是70年代末的60万呢,换算一下,跟后世的6000万的投资几乎没什么差别。

大的惊喜和难以置信的眩晕感过后,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使命感。张梁和汪婧竹几乎是立刻向厂里请了假,简单收拾行囊,连夜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哐当哐当的铁轨声中,夫妻二人毫无睡意,他们在反复讨论着剧本改编的可能性,角色的选择,场景的布置……汪婧竹甚至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借着昏暗的车灯,开始勾勒一些分镜头草图。

当火车终于驶入魔都站,湿润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时,张梁深吸了一口气,紧握着妻子的手,轻声说道:

“婧竹,这次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既是为了那些孩子,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在巨鹿路675号《魔都文艺》编辑部那间充满书卷气的会客室里,张梁夫妇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原著作者叶晨。

眼前的年轻人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年轻,穿着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身形挺拔,面容沉静,眼神中有着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深邃。完全没有初出茅庐作家,面对影视导演时的局促和激动。

张梁倒是先激动上了,他上前一步,紧紧握住叶晨的手,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爽朗和真挚,说道:

“叶晨同志,你好,你好!终于见到你了!我是张梁,这位是我爱人汪婧竹,她是电影编剧。感谢你,太感谢你的信任了!”

汪婧竹也走上前,看向叶晨的眼神中带着欣赏和一丝探究,说道:

“叶晨同志,你好!你的《少年犯》写的真是太好了!看得我不停的掉眼泪,因为这件事让张梁笑话了我好几天。”

说着说着汪婧竹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叶晨微笑着与两人一一握手,态度不卑不亢的说道:

“张导,汪老师,你们好。钟主编已经跟我介绍过二位了,尤其是张导,上学那会儿还看过你演的英雄呢,久仰大名,快请坐!”

众人寒暄后落座,钟望阳主编亲自作陪,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简单的向众人介绍了一下劳改局的投资意向已经基本敲定,最难的资金保障已经不再是问题。

张梁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首先,诚恳地表达了对作品的敬意和对改编的设想:

“叶晨同志,不瞒你说,看到《少年犯》的第一眼,我和妻子就被深深的震撼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好故事,它还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忠实深刻的把它搬上银幕,把冯志学这样的“燃灯者”,把方刚、萧佛、沈金明这些迷途羔羊的挣扎与救赎,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让社会看到这阳光下的阴影,更看到阴影中不灭的希望之光!”

丈夫说完后,作为妻子的汪婧竹在一旁补充道:

“在火车上,我和老张初步讨论过,改编的核心必须抓住两点:一是真实感,少管所的环境、少年的状态、管教的细节,绝不能失真;二是人物的弧光,尤其是几个主要少年犯内心的转变过程,需要极其细腻的刻画,我们的初步设想是……”

她拿出笔记本,开始阐述一些具体的改编思路,比如,如何强化某些冲突?如何通过细节展现人物内心变化?张梁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

叶晨安静的倾听着,没有打断,直到汪婧竹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张导,汪老师,你们的想法很有见地,尤其是对“真实感”和“人物弧光”的强调,抓住了作品的核心。

但我觉得,仅仅是演员表演的“真实感”恐怕还不够,要想做到真正的震撼人心,引起社会最深层的反思和关注,我们需要做到的是真正的真实。”

张梁夫妇和主编钟望阳此时都愣住了,张梁忍不住开口问道:

“真正的真实?叶晨同志,我有些没大懂你的意思,能不能细致的解释一下?”

叶晨轻呷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然后开口道:

“我建议,影片的主要场景,就在真正的少管所实地拍摄!想要做到这一点怕是不难,毕竟这部片子就是魔都司法局,魔都劳改局投资拍摄的。

那些高墙、铁窗、监舍、劳动车间、学习室……没有任何的布景能完全还原那种压抑,又带着希望的改造氛围的真实环境。”

“这……”

张梁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叶晨这想法可真是太大胆了,只是这件事真的可行吗?审批能通过吗?

汪婧竹和钟望阳目光中也是带着一丝迟疑和审慎,叶晨的话语却没有停顿,继续投下了第二颗“重磅炸弹”:

“其次,方刚、萧佛、沈金明、暴连星这些主要的少年犯角色,我建议启用真正的、正在服刑改造、表现良好且有表演意愿的少年犯来扮演!”

“什么?!”这下子连一向沉稳的主编钟望阳都失声惊呼,汪婧竹更是捂住了嘴,眼睛瞪得老大,用真正的少年犯来演电影,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叶晨清晰的声音在回荡:

“张导,汪老师,钟老,请你们都好好的想一想。还有什么比这些亲身经历过迷茫、正在被改造的少年,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肢体语言、你刻骨铭心的体验,去诠释“少年犯”的迷茫、痛苦、挣扎和最终被感化的希望,更能打动人心?更能让观众相信?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深刻、最有力的“改造”成果展示,这比任何专业演员的模仿都更具冲击力,也更能够引发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视和对改造工作的理解支持!

张导,我相信以你从事表演多年的经验和导演功力,加上劳改局的支持,完全有能力引导好这些特殊的“演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这不仅仅是在拍一部电影,更是在进行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验”和“普法教育”!”

张梁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叶晨的话像一道强光,瞬间就劈开了他脑海里固有的条条框框!

真正的少管所!真正的少年犯演员!这想法无疑是太疯狂,太冒险了,但是如果真的能实现,其震撼力和现实意义,将远远超越一部电影本身!这完全契合了他内心深处想要“做点不一样、有意义的东西”的渴望!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情绪激动,声音都变得有些发颤:

“叶晨同志!你这个想法……太……简直太有魄力了!也太有道理了!用真正的环境,用真正的“他们”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如果真能实现,这部电影必将载入史册!”

汪婧竹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好歹也是从事影视工作多年,艺术家的敏感让他瞬间捕捉到了这个提议所蕴含的、无与伦比的真实力量和艺术可能性。她眼睛亮的惊人,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