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伊予纷乱
其实,三好家、河野家两家并非真心对本山家危难之际见死不救,反而是各有苦衷。三好家自从前任家督三好长庆病逝以后,家中是派系林立、争权夺利。从一开始的近畿派与四国派分庭抗礼的局面,逐渐演变成四国派、近畿派、三好三人众、侧近派等。
由于三好家近畿派遭到以上杉家为首的官军重创,已失去了对三好家整体的主导权。
加上以松永久秀为首的三好家侧近派还倒向了上杉家一方,使得重组后的三好三人众不得不与四国派合力驱逐了淡路安宅一族,以此来换得四国派对己方的支持,并确保摄津、河内、和泉等国不落入上杉家之手。
就算聚集在丹波、丹后、若狭、山城、近江、越前等国的上杉军在不算上阵夫的情况下,已锐减至七万五千余军势,可上杉军依旧掌握着近畿诸国的主动权。
不仅上杉清定还能从容不迫的分别发兵攻入播磨、伊势两国,甚至还通过恢复筒井家家名、派遣军监至纪伊境内,让怀有贰心的松永久秀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三好长逸、三好笑岩、岩成友通等人在获知赤松晴政已经失去本据置盐城,且与孤家寡人无异后,更是将家眷、财物迅速送往各自位于阿波的本领之中。
而河野家方面自从现任家督河野通宣于山科原之战被上杉军讨取,以及正冈经长、大内信泰、河上安胜、今井玄蕃等随河野通宣出阵山城的河野家重臣们最终仅率不足两千之众返回河野领后,已经退隐的前任家督河野通直在极度悲愤之中一病不起。
再加上,河野通宣在生前并未诞下任何子嗣,以及其庶兄石川通昌、庶弟野岛直信、其叔松末通氏等至亲不是建立庶子家,就是过继给旗下国人领主,眼下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继承河野家的家名。
如此一来,河野家上下顿时群龙无首。
尽管河野通直曾经有意将女婿来岛通康(村上通康)作为自己的婿养子,来继承河野家的家名,但遭到了绝大部分家臣的反对,险些因家督相续之事引发大规模内讧。
终究河野家重臣们达成一致,认为来岛村上家与毛利家之间的关系过于密切,便将目光投向了与河野总领家血脉较近的庶子家池原家。
可时任池原家家督的池原通吉(河野通吉)却并不愿意眼下去接下这烫手的山芋,反而建议由自己的嫡男池原牛福丸来继承河野家家名。
作为河野家一门亲族众笔头的松末通氏在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同意。至少,池原牛福丸这个年仅两岁的娃娃是无法处理和过问任何政务的。
池原牛福丸被送入河野家本据汤筑城后,还被卧病不起的河野通直授予大部分河野家家督的同名——通直。
即使河野家高层好不容易从河野家诸多庶子家之中选出了一位大部分家臣能够接受的家督,但终究还是面临着主少国疑的局面。领有伊予喜多郡的大野、宇津、森山、宇和川等乡的河野家重臣大野利直却并不认同河野牛福丸这位年仅两岁的新任家督,并效仿西园寺家,派遣四男大野直昌作为使者上洛,意图倒向上杉家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