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6章 高光的众人
周申特意放慢脚步比对,发现第三声与第七声的间隔正好是 0.83 秒,和李辰说的敲门间隔完全吻合。药房的穹顶挂着盏黄铜吊灯,灯杆上缠绕着仿制的曼陀罗藤蔓,叶片边缘的锯齿都打磨得极为逼真。灯泡外罩着磨花的玻璃,上面的裂纹呈放射状蔓延,光线透过裂纹洒下来,在药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随着气流微微晃动,像无数只眨动的眼睛。
三十六个中药抽屉整齐排列在胡桃木药柜上,柜面因常年擦拭而泛着温润的包浆,边角处的磕碰痕迹都透着岁月的质感。每个抽屉上都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甘草” 二字用圆润的小楷写就,“曼陀罗” 三个字却带着凌厉的笔锋,“当归” 的 “归” 字最后一笔微微上挑,像在暗示某种未竟的归途。标签的边角都微微卷起,露出底下浅灰色的纸基,其中标着 “曼陀罗” 的抽屉缝隙里,正渗出淡淡的紫色烟雾,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流动,遇到灯光便折射出细碎的虹光,凑近了看,能发现烟雾里悬浮着极细小的曼陀罗花粉 —— 这与剧本第三幕里 “药房弥漫着致幻烟雾,吸入者会看见过去的幻象” 的描述完全吻合。
“各位医生护士,欢迎来到 1943 年的同仁医院药房。” 穿长衫的 dm 从药柜后转出来,他的长衫袖口磨出了细细的毛边,领口别着枚铜制的怀表,表链在灯光下晃出细碎的光。他手里端着个铜托盘,托盘边缘有圈细密的花纹,仔细看是由无数个微型心电图波形组成的。托盘上放着七副听诊器,金属听筒泛着哑光,耳塞上还套着浅灰色的橡胶套,带着刚消毒过的微凉气息。“这是你们的道具,待会儿搜证时可能用得上 —— 听诊器的耳塞里藏着微型录音器,能听到墙壁里的机械声。” 他的声音刻意压得低沉,尾音带着老派药房掌柜特有的拖腔,每个字都像浸过中药的苦涩,“不过要小心,听到三次以上‘咔嗒’声就得离开,那是毒气泄漏的预警。” 他说话时,怀表的指针正好指向 19:45,距离剧本里婉卿发病的时间还有两分钟。
周申接过听诊器时,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管,管身上刻着极小的 “C.j.z” 缩写 —— 正是陈敬之名字的首字母。他忽然想起剧本里陈敬之的日记:“听诊器能听到人心跳的频率,也能听到谎言破裂的脆响。” 他试着戴上耳塞,耳郭立刻被柔软的橡胶包裹,隔绝了外界的杂音。果然,药柜后方传来规律的 “咔嗒” 声,像心脏瓣膜在精密地开合,他掏出手机计时,六十秒内正好响起 72 声,频率与李辰之前说的心率密码分毫不差。“这声音是从第三排药柜后面传来的,” 他侧着头调整耳塞位置,“而且每响十二声,音调就会升高半度,像在组成某种旋律。”
沙易正蹲在墙面前,用激光笔对着墙面的星图投影仔细调试角度。星图是用荧光颜料绘制的,北斗七星的勺柄处还沾着些许银粉,在黑暗中能发出微弱的光。当 37 度角的光束精准落在北斗七星的 “天枢” 位时,药柜最上层的抽屉突然 “弹” 地一声弹出半寸,抽屉滑轨的摩擦声里还带着弹簧的轻微震颤。他探头去看,里面放着本线装的《星象医理》,封面是深蓝色的绫锦,边角已有些磨损,书脊上的丝线松动了两根,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扉页上用铅笔写着 “寅时三刻,曼陀罗花开”,字迹的倾斜角度是 37 度,与激光笔的照射角度完全一致,且与陈敬之剧本里的笔迹如出一辙 —— 连最后那个 “开” 字的收笔力度都分毫不差。“这抽屉的锁芯是星轨结构,” 他指着锁孔里露出的齿轮,“你看这齿轮的齿数,正好对应北斗七星的亮度等级,必须按星图的角度转动才能打开,编剧连机械结构都还原得这么精细。”
白露把除颤仪模型放在药房中央的抢救台上,模型是金属材质的,表面做了做旧处理,边角的铜绿都分布得极为自然。当模型底部的触点接触台面的瞬间,台面上的心电图打印机突然 “滋滋” 作响,吐出一张泛着热敏纸特有光泽的图纸。图纸上的波形正是典型的 “室颤” 图形,杂乱无章的波动像受惊的蝴蝶,旁边还用红笔标着 “360jx3” 的字样,笔尖划过的力度在纸上留下浅浅的凹痕。她深吸一口气,按动模型的放电按钮,“咔哒” 一声轻响后,药柜后的扬声器传出模拟的心跳声 —— 起初是紊乱的室颤,频率快得让人窒息,随着第二次、第三次放电,心跳声逐渐变得规律,最后稳定在 72 次 / 分钟,时间戳 “19:47” 的红色数字在图纸上缓缓浮现,与线索卡里的记录分毫不差。“你们听,” 她摘下听诊器,眼神里满是兴奋,“心跳声里混着摩尔斯电码,短音是‘?’,长音是‘—’,刚才的三次放电对应着‘???——?——?’,正是‘sos’的信号!”
呵呵蹲在地上,膝盖处的白大褂蹭到了地板上的灰尘,留下淡淡的印记。她举着迷你游标卡尺,显示屏上的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37mm” 的字样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当卡尺的测头卡在地砖缝隙里时,她忽然发现缝隙深处嵌着片曼陀罗花瓣,花瓣边缘已有些干枯发脆,却仍保持着完整的形态。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花瓣,对着灯光仔细观察,花瓣背面的纹路凸起处泛着蜡质的光泽,用卡尺测量,正好是 0.4 毫米 —— 比之前测量的标本多了 0.1 毫米。“这就是致命剂量的铁证!” 她压低声音,像在揭露一个尘封的秘密,“剧本里说正常曼陀罗的生物碱含量对应的纹路是 0.3 毫米,这多出来的 0.1 毫米,就是人为添加的剧毒!” 她把花瓣翻过来,用放大镜照着,“你们看,背面用极细的针刻着‘药材商赠’四个字,笔画细得几乎看不见,剧本里说药材商是日本特务,果然是他换了有毒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