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北斗 作品

番外:驻朝大臣洪承畴

韩爌的政务院提议,导致枢密院设置的事情停了下来。

很显然,他是把政务院和枢密院绑定,想要一起设立。

在没有拿定主意的情况下,朱由检决定暂时中止这个提议。全盘思索朝廷的架构,决定如何更改。

他授意报纸进行讨论,看看各方人士,对此是什么意见。

此时,谁都不会想到,一封来自朝鲜的奏疏,撬动了这个局面。

事情要从去年设立朝鲜大臣说起。

当时,为了给东江镇筹集粮饷,断绝朝鲜和建虏的往来,朱由检设立驻朝大臣,任命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担任。

洪承畴就从这点,看出当今皇帝是个急性子。急于做出实事,不重视一些小节。

这三个人,被朱由检授与全权。在三人一致同意时,可以动用符节,代表他决断朝鲜事务。

洪承畴对他这点要求,当然答应得很爽快。不用鹿善继说,他这个驻朝大臣,都要配合辽东督师。

事实上,蓟辽、辽东、天津、登莱这些地方的官员,都要配合辽东督师。

他若想要在朝鲜压服朝鲜君臣,必须和鹿善继、毛云龙取得一致意见。

而且列入候选后,不代表就能升上。

洪承畴深知皇帝设立驻朝大臣的目的,就是为东江镇筹集粮饷。

对于自己无缘无故从陕西调到朝鲜,洪承畴是不怎么乐意的——

毕竟在皇帝的设置中,只有三人一致,才能动用符节,代表皇帝行事。

所以他才做出这个选择,连年都没有和家人过,就赶去朝鲜赴任。

事实证明他这个选择很对,因为家在北直隶的鹿善继、以及在东江的毛云龙,都已经去朝鲜上任了。

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让洪承畴很是沉迷。此时此刻的他,深刻体会到了督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和佐贰官的区别——

还明确规定辽东督师,只有在对付建虏时才对辽东之外的地方有主导权。

真正算起这个,鹿善继还是科场前辈。

就算从参政升为相当于巡抚的驻朝大臣,他也不怎么乐意。

即使陕西是三边之地,相比化外之地的朝鲜来说,还是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也难怪很多人都想当督抚,成为封疆大吏。

同时设立的还有驻朝参赞,由孙承宗曾经的左右手鹿善继担任。

但是随着任命而来的书信,让他知道自己想得简单了。

所以洪承畴这个后辈,官位后来居上,如今排在了他前面。

毕竟督抚任期制实行后,总督、巡抚的职位会很稳定,通常需要三年时间才会更换——

但是光有鹿善继认可还不行,最重要的是毛云龙,或者说毛云龙的背后,那个刚升任辽南提督的哥哥。

也就是当今皇帝登极后,把蓟辽和宣大放在一起,设了长城督师。

一路疾行,洪承畴在正月底的时候,抵达了山东登州。从这个地方坐船,前往东江镇和朝鲜。

相比天启年间的一年或几个月就会更换的督抚来说,实在太稳定了。

决心定下之后,洪承畴很是果断。他连过年都顾不上,立刻卸任了陕西布政司参政,带着家仆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