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战时宰相袁可立
随着战时状态命令的下达,大明的战争机器,开始进入运转状态。
虽然这台机器非常老迈、还受到很多干扰,但在朱由检调整之后,已经能勉强开动,朝着目标前进。
他放手让袁可立负责,就是想检查这几年的成果。看看现在的大明,能发挥多少实力。
袁可立作为第一负责人,拥有的权力最大,责任也是最重。
他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就在枢密院召开了战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这次会议不但有枢密院、兵部、五府的人参加,政务院其余各部,甚至内阁和都察院等院,只要和辽东事务相关的,都被要求参加会议——
显然,皇帝的话不是说说,而是真正放权。这么多衙门的官员聚集起来,几乎能组成一个小朝会。
甚至,就连内廷也派了人。御马监掌印李凤翔,代表皇帝列席会议。
在会议开始之前,李凤翔捧着一柄尚方剑,传旨道:
“圣谕:朕惟践祚以来,夕夕兢兢,思复祖宗封疆。”
“今有建虏侵占辽东、残杀大明子民,朕心中未有一日不恨。”
“枢臣袁可立,久历战事、洞晓虏情、谋算周详、方略暇整。”
“特赐尚方剑加便宜行事,武将总兵以下、大臣三品以下,皆可先拿后问,撤职命人暂代。”
“战时委员会诸公,应共图战守之策,和衷共济克建殊勋,以慰朕怀。”
将尚方剑正式授与袁可立,授予他在战时主持辽东事务的一切权力。
如果有官员敢推诿塞责,袁可立可以拿着尚方剑直接撤职换人。
就连总兵和朝堂大臣,也可在上奏皇帝后换人。
可以说,他现在成为了战时宰相,比首辅的权力还要大。
战时委员会也取代了内阁,成为战争期间的最高机关。
在场的臣子听到就感到敬畏,奉命前来的韩爌,更是脸色数变。
虽然他知道皇帝看重袁可立,也知道袁可立曾经是事实首辅。
但是仍然没有想到,皇帝授予袁可立这么大的权力——
这简直是把大半个朝廷交给他,大明开国以来,哪个臣子得到过这样的信任?
就连他这个首辅,在战争期间都要配合袁可立。
经此一事,枢密院的地位算是彻底确立:
平时处于内阁之下,只是五院之一。
战时则总揽相关大权,连内阁都要配合行事。
吸纳首辅等大学士加入的战时委员会,甚至能称为战时内阁。
这其中的定位,袁可立作为枢密院的创建者自然明白。
他郑重接过尚方剑,立誓道:
“臣必恪尽职守,打赢辽东战事。”
然后看着韩爌,下令道:
“韩学士,开战不可无名。”
“请韩学士会同l理藩院、翰林院,拟定讨虏檄文。”
给了韩爌一个露脸的机会,并确实首辅在战时要配合自己。
韩爌略一犹豫,便在李凤翔冷肃的目光下,接令道:
“袁枢密放心,韩某必依据华夷之辨和辽东血债,拟定讨虏檄文。”
袁可立点头认可,知道韩爌已经服从,不再继续逼迫。
他转向韩爌在财经委的副手、户部尚书毕自严,要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