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八零后 作品

第534章 只要能挣钱,农民也有大智慧(第2页)

    爷俩就着院子里水井边,洗了个手和脸,进到小楼,往桌前一坐,杨支书就习惯性地来一句:“爷们整两盅?”

    结果还没等吴远回应,就被丈母娘刘慧给瞪回去了。

    吴远趁机递了个台阶道:“爹,这两天,连喝了几场,确实得缓缓。”

    杨支书就坡下驴:“缓缓就缓缓,咱们吃饭!”

    吃着吃着,杨支书又说回了小龙虾的事儿。

    “最近跟省农科院联系上了,人家也派人来了,把小龙虾样品带回去了,可是一直也没个消息,打电话过去问,总是叫等。”

    “爹,这也正常。他们总得摸清楚小龙虾的繁殖习性、生长习性、饮食习性,然后自己再试着人工繁殖、培养,根据成活率不断改进,最终形成稳定的养殖方法。”

    “可咱村等不了了!最近咱们村龙虾都被掏干净了,村里靠这活儿挣到钱的大人小孩,开始转移到其他村去了。”

    吴远一想,也对。

    三姐那边每天晚上,几百斤龙虾烧着。

    即便有梨园村和下圩村两个村供着,怕也是够呛。

    野生小龙虾吃绝了,是早晚的事。

    杨支书续道:“去别的村掏也还好。关键是那些个小崽子,把河堤沟渠,到处都扒得乱七八糟。在咱村,害的我跟老许头见天地去填河堤。那在别的村,被人抓到,可不就要挨打?”

    吴远可以想见道:“爹,你没少跑其他村调解这事吧?”

    杨支书理所当然地道:“可不么?你说这事弄的。所以回过头来,我就急呀,急着想让小龙虾养殖出成果。”

    “那除了跟农科院合作,爹有没有找到人家愿意自己摸索养小龙虾的?”

    杨支书不假思索地道:“这小龙虾,他们吃还行,抓也行,指望他们会养,这不现实吧?”

    “爹,你别小看了咱们农民的智慧。反正大喇叭里喊一嗓子的事,真能挣到钱的事,肯定有人愿意动这脑筋。”

    杨支书一听,顿觉有门道:“这阵子,逮龙虾,钓龙虾,确实让村里不少人都挣到了钱。这一点,都不用我多说了。”

    接着话锋一转道:“不过也有的丧良心的,给龙虾下药,那抓到的小龙虾一看状态就不对。得亏你三姐火眼金睛,都挑出来了。否则真给夜市上人吃了,指不定出什么事。”

    吴远也是有些后怕。

    好在三姐目光如炬,有惊无险。

    所以挣钱这事就每一件是真正容易的。

    长久地挣钱,就更难了。

    晚饭过后,杨支书也没多坐,带上大黑的狗饭正要走。

    却被刘慧叫住,让他背着外孙子,然后刘慧自己牵着玥玥,跟着一起回去。

    杨支书自然是乐意无比。

    别说小江这孩子才三十来斤,就算是五十斤,那也得背!

    老两口,这也是为了给小两口生活的空间。

    毕竟小俩口二十来天没见了。

    小别胜新婚的。

    吴远起初还觉着丈母娘有些小题大做了,可等到媳妇换上吊带睡裙加丝袜后,熬的一声,把院子里四狗都吓坏了。

    仨大狗,外加一个还没送出去的小狗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