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八零后 作品

第40章 人往高处走,即便不风光(第2页)

 工作场地不可能仍旧安排在吴远家里,必须找间宽敞的房子。

 吴远跟杨支书一说,又在村部,工场的隔壁安排了房间。

 如今场地有了,人也够了。

 就差缝纫机了。

 吴远带着蔺苗苗直奔百货公司,直接定了4台。

 161块钱一台,不包送货上门。

 于是吴远又多出了10块。

 回去的路上,路过下圩村。

 吴远让蔺苗苗先回去,自己去了三姐家。

 蔺苗苗巴不得先回去吹空调,车子一蹬,转眼跑了个没影。

 到了三姐家,吴秀华正在院子底下乘凉。

 屋里明明有电风扇,也舍不得开。

 “三姐夫不在?”

 “去村部了。不过他留了信,找了个关系,正好这条线上的人你都熟,你亲自去跑最合适。”

 吴远接过三姐从屋里拿出来的纸条。

 好嘛,还真是熟人。

 怪不得陈大姐处心积虑地买走了那把黄花梨太师椅,敢情是送给亲爹,刘主任他老丈人了。

 刘主任老丈人陈老先生,刚从县领导班子退下来,转到县人大养老了。

 理清这关系,吴远直言道:“那就请陈大姐带个话,我请他们吃顿饭,三姐夫也跟我一块去呗。”

 吴秀华一听,自是喜出望外。

 “幺弟,你有心了。最近你三姐夫有心往乡里活动活动,要是能搭上这条线,就妥了。”

 吴远却有些疑虑:“陈老先生已经转人大了,会不会人走茶凉,说话不管用?”

 “那倒不至于,乡镇一级的人事调动,他还是说得上话的。”

 吴远点点头,重振信心:“就算人走茶凉也不打紧,只要他能给咱指条路子,咱们该花钱花钱,该请客请客。三姐夫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全力争取。总之,我全力支持。”

 打吴秀华家出来,吴远没有回家,直接折返回到机关大院。

 找到刘主任家门上,跟陈大姐把这事一说。

 陈大姐满口答应。

 一切水到渠成。

 隔天晚上的饭局上,吴远还额外替三姐夫备了一份厚礼。

 总不能请陈老吃一顿饭,让人办两件事。

 没这个道理。

 陈老先生听了他的事儿,当场答应下来。

 本来就是政策框架内可以操作的事儿,又是国家试着鼓励的方向,他没什么为难的。

 至于熊刚的上调一事,陈老先生也提点了一句。

 “从村支书到乡里这一步,未必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风光。”

 这是一句忠告,也是一句实话。

 熊刚诚恳地表示接受,但依旧坚持,想要进步。

 这不难理解。

 毕竟熊刚刚刚三十出头,没必要在村支书上干到杨支书那样的年龄。

 想要沉淀下来,那是四十岁以后才会考虑的事。

 吴远也很赞赏三姐夫的坚持。

 年纪轻轻的,这么早躺平做什么?

 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躺平。

 饭局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熊刚一直坚持到送走陈老先生一家人,这才颓然一倒。

 醉在吴远的怀里。

 吴远也顾不上自己的二八大杠,只能寄放在饭店这里,叫了辆面的送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