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踏雪泥 作品

第54章 上梁习俗(第2页)

 乔茗茗忙摇头。

 程芸芸说:“一杯酒来敬梁头,文拜相来武封侯;二杯酒来敬梁腰,脱掉蓝衫换紫袍;三杯酒来敬梁尾,东家做官清如水。买田置地创家业,子子孙孙多富贵,这歌你们没听过?”

 乔茗茗和衡衡同时摇头。

 母子两人的微张嘴巴,脸上露出同款不明觉厉的表情来。

 我靠!这么讲究的吗!这么有文化的吗!

 程芸芸说:“那你们等会儿可得再听听,今天上梁还唱呢。”

 “行啊行啊!”母子俩点头如擂鼓。

 “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响。

 只见木匠在左瓦匠在右,他们从两侧爬上梯子,然后把中梁用绳子拉上来,再缓缓按在柱头上。

 接着在中梁上挂着一把锤子,又将唐际秋准备好的竹篮接上来,竹篮里面装满了各色水果味儿的糖果,在门外成群结队等待着的孩子就等着这一刻。

 只听木匠师傅唱道:

 “黄道吉日喜门开,八大神仙送宝来;东家接到头支宝,买田置地用不了……东家接到三支宝,丰衣足食年年好。”

 这时候孩子们有去抢吗?

 没有的,谁要敢去抢回家是要挨打的。

 程芸芸对看得入迷的乔茗茗说:“第一把撒的是东家,等会儿撒下来的咱们才能去抢。”

 乔茗茗没回过神来,衡衡倒是忙点点头,然后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他也想去抢!

 抢来的糖果就是更甜!

 紧接着,唐际秋又递上去了另外一个竹篮,木匠师傅抓起一把糖果接着撒,嘴里念道:“手拿喜糖白如霜,东梁撒到西梁上……老者捡了添福寿,少者捡了添儿郎。”

 轰——

 门外和院子里的小孩都热热闹闹冲了进来,蹲在地上不停捡糖果。

 衡衡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挤进了孩子堆中,在他妈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用他那胖乎乎的手不停地把地上的糖果搂到自己怀里。

 乔茗茗:“???”

 她忍不住瞪眼。

 不是啊,家里的水果糖你压根都不碰的!

 这小孩偶像包袱大,爱美嘛,乔茗茗从跟他说吃糖吃多了会蛀牙后,他干脆就不吃了。再加上他挑食得很,从前只吃奶糖,所以家里的水果糖放着化了他都不愿意碰更不愿意吃。

 如今倒是抢了起来。

 程芸芸笑笑:“小孩都这样,喜欢好热闹或许比喜欢糖果要更多些。”

 乔茗茗实在没眼看,但真别说,这么多孩子在院里屋里热热闹闹的捡糖果,这个新屋子仿佛一下子就充满生命力。

 仿佛就,“活”了过来!

 最后一个竹篮,里头的东西是留给木匠自己的。

 他边往自己的袋子里塞,边念:“存仓存仓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稻米满仓。”

 特别有仪式感的上梁,随着木匠和瓦匠从梯子上下来就此结束。

 周三叔整天耷拉着的脸在今日终于放晴,他笑得特别灿烂,本来抠门的厉害,如今却在门口招呼门外的人赶紧进来抢糖果。

 唐际秋买了糖果,他也买了。

 他和苹果妈甚至豪气一把,还做了许多小的米糕。

 抠门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为着女儿的事儿总能无比大方。

 不久后,又是一阵鞭炮。

 这意思是告诉村里人上梁已经完毕,你这会儿来我已经没有糖果和米糕分给你啦!

 这便是农村里的处世智慧。

 *

 回家后,乔茗茗和衡衡不停地给宁渝讲述着上梁的事儿。

 母子两人眼睛瞪得老大了,表情也贼兴奋了,衡衡还说得手舞足蹈,最后趴在宁渝腿上激动道:“爸爸,咱们也盖房子吧,也盖小唐叔叔的那种房子好不好?”

 呃……

 夫妻俩顿时间语塞。

 他们其实也想盖啊。

 敷衍完惦记着盖房子的儿子,乔茗茗凑到宁渝的耳边,羞答答的说:“我有个事情想听取一下你的意见。”

 宁渝:“……生三胎?”

 乔茗茗顿时虎目一瞪:“讨厌,谁要跟你生三胎!”

 宁渝心说真不是他多想,去年五月他还没出事的时候,他家茗茗的一个同事生的女儿满周岁了,于是抱到供销社来上班。

 那小姑娘贼漂亮,乌黑的头发,还带着自然卷。眼睛大得跟葡萄似的,皮肤还白嫩,惹得茗茗那段时间总是拉着他的衣角,说特想要个妹妹。

 当时的表情,和现在一模一样。

 羞答答的,怯生生的,眼睛润得能出水。

 乔茗茗翻个白眼,踢了鞋子把腿盘起来:“不可能有三胎,这辈子都不可能有!”

 宁渝拿起水杯:“我也没说要三胎,话说回来,你是想跟我说什么?”

 乔茗茗“啪”一下拍个大腿,昂首挺胸目光灼灼道:“我想写书!”

 “噗——”

 “噗——”

 一个是嘴里喷水,一个是憋不住笑出声。

 宁渝口中的水喷到地上,“咳咳咳咳”顿时间咳的撕心裂肺,脸蛋憋得通红。

 而门外呢?

 乔小弟正好进来,听到二姐的这一番豪情壮志的话,当场笑出声,笑得差点摔倒在门槛上。

 “不是啊,二姐你要写书?”

 乔小弟大惊,捂着肚子身子都笑软了,靠在门框边起都起不来。

 乔茗茗拳头握紧。

 猛地站起身,把宁渝推倒在床,又转身把门口的小弟踢翻在地。

 “笑什么笑!”

 “我写书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她梗着脖子,狠狠地看着两人。

 两人赶紧闭紧嘴巴,可眼中的笑意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直点头。

 怎么不可以,当然可以!

 宁渝想了想,他家茗茗好像刚工作那会儿,工作报告都是他帮忙给写的。

 而乔小弟则在回忆,回忆他二姐语文考了全班倒数第三,然后被学校老师找上家门的那件事儿。

 那会儿,他还小。

 但二姐挨揍,他记忆犹新。

 *

 十月中旬。

 收获的季节又来临,县里的学校在这段时间会放假,就是为了让学生回家去帮忙。

 村里的也会,倒不至于还要把小孩儿拉来田里,而是老师需要下地。

 可见秋收期间,想躲是躲不掉的。因为今年的活要多许多,所以人人都得比以往忙。

 今日,乔茗茗自告奋勇,决定去田里体验体验这次秋收。

 出门时,宁渝再次叮嘱:“你要是坚持不下去了千万要停下,不能硬撑。”

 乔茗茗幽幽看他:“啥叫坚持不下,我在你心里是这点小事儿都坚持不下的人吗?”

 宁渝叹声气:“好吧,那我换个说法。你千万别硬撑,坚持不了咱就休息休息。”

 别为了和他们怄气而死撑。

 乔茗茗:“……你要是不会说废话,就不要说废话。”

 宁渝也不跟这个没下过田的人争辩了,心说迟早有你无法嘴硬喊累的时候。

 他帮她掰正宽檐稻草帽,又仔细将白毛巾挂在她的脖子上。

 细细检查一遍衣服袖子会不会太薄,因为太薄了很容易被扎。

 他家茗茗还算仔细,知道穿长袖,还知道在衣服上套个袖套。

 再看看手套带了没,乔茗茗从兜里掏出付劳保手套来:“带了,新的呢。”

 最后看看裤子,嗯,有弹性不会紧绷。

 检查完毕,宁渝拍了拍她肩膀,抿抿嘴唇把笑意压下去,轻咳两声道:“其实你想写书,不一定非得亲自体验秋收,这一部分我可以给你完整叙述我的感受,你要是愿意我甚至可以代笔。”

 乔茗茗踢他一脚:“不相信我,还看不起我,闭嘴吧你,你和小弟都闭嘴!”

 宁渝心笑,你这一周憋不出一段开头,如今纸上只有七个字,你让我怎么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