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拜见糜甑
第121章 拜见糜甑
“自然不是说笑。”
刘封却是熟视无睹的样子,自顾自的说道:“既然王兄不愿出售,那我要是以这个价格卖给王兄,你可愿要?”
王煜气乐了,只觉得对方是来消遣自己的,要不是忌惮刘封身后的四个猛士,他早就想掀桌子教训教训刘封了。
饶是如此,王煜的脸色也变得有些狰狞:“要啊,到时候你有多少,我王家就愿意以这个价格收多少。”
“好,那可就一言为定了。”
刘封倒是挺认真的应了一句,然后起身准备离开。
王煜有些摸不着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先前的话像是要收盐,可给的价格着实太低,简直和那些刁民一样了。
很明显,至少海东首屈一指的士族豪强王家对刘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就连刘备儿子长啥样都不清楚,也没有太多的关心。
事实上糜家也正是这么做的,从王煜的反应来看,糜竺还是有脑子的。
这时代家族就是核心,而冰糖俨然是糜家的未来,如果糜芳连这都敢泄露,那真没什么不敢泄露的了。
在糜竺的影响下,糜甑已经尽可能的高估刘封了。
只是不知道刘封的胃口有多大。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轻轻的叹息了一声,看向刘封。
就这几天功夫,周泰和蒋钦已经跟着徐盛、潘璋,对刘封改变了称呼,也叫起了少主。
刘封赶忙推辞,两人一番客套交谈,倒是都摸清楚了对方的立场。
<div class="contentadv">
刘封心中暗喜,在糜甑的引领下,两人进了福楼。
很快,糜甑就换好了一身正装,走到大门内,一眼就看见了从门房中恰好走出来的刘封。
一看见来人,糜甑就知道却是刘封,隔了老远就准备大礼参拜。
这也难怪了,在这群东海人的眼里,刘备这位方伯都是糜家家主给扶上位的,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至于拿下琅琊,几个月前,糜甑老爷子都亲自出面,找大家筹集粮食。
即便本地偶尔出现一些也没关系。
随后,糜甑打开了第二束绢帛。
自己和长子一直挂在心上,却始终没有找到好机会的事情,说不定等的就是现在了。
可晒盐法却截然不同,你人能跑,盐田难道跑得了?
对于糜家、王家这种大富之家,他们虽然没有官府和军队的体系化情报传递系统,但他们可以专项调查。
往日煮盐法,所需场地不大,就算方伯查禁,也是事倍功半,难以根除。
如此一来,东汉朝廷只能依托盐税征收一小部分的税收,而绝大部分的利益都落入了盐商们的腰包,使得盐商富甲一方。
大家伙可都是给了面子的,凑了好几万石的粮食。
在帛书中,刘封详细的介绍了他构建的盐税体系,从生产,到收购,运输,销售,一整套的体系制度,看的糜甑拍案叫绝。
既然不想吃饭,那就只能请他们下桌子了。
糜甑轻咦了一声,看的越发投入专注了。
其次,王煜似乎也认不出自己,这也是一个好消息。
糜甑看了眼刘封,又看了看匣子。
也不知刘封是来的巧,还是不巧。
刘封转头朝着徐盛点了点头,后者赶忙从背后取出一个盒子,打开之后放到糜甑面前。
如果王煜从糜芳这里得知了冰糖,那试想刘封还如何敢把其他机密拿出来和糜家合作。
刘封这边也是收获满满。
糜甑能够一眼就认出刘封,一方面是刘封确实出彩,有着一股别人难以模仿的独特气质,让他鹤立鸡群。
“公子,您可是给糜家出了个大难题啊。”
如果让其他家族知道糜家掌握了冰糖的制作工艺,用屁股去想也该知道这些人会有什么反应。
哪怕只是最初版本的就场专卖制度,也比汉武时期的盐铁专卖要强上许多,收入是汉武时期的数倍之多。
说明糜家没有扯自己虎皮的痕迹。
古时除了官方和军队的信息传递系统外,民间的信息传递是相当慢的,而且往往依托于官府。
同时,他暗地里让近侍去通知许勤,让他戴罪立功,挑选几个机灵的人跟上去,摸摸对方的底。
糜甑直接将手里的名帖收好,吩咐近侍:“为我更衣。”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晒盐之法,胜过眼下的煮盐法太多。
第三,海东这边的士族豪强不但烂透了,还不怎么服气他爹,这不就巧了吗?
恰好刘封设计的经济版图里,也没这群人的位置,刚刚好心给他们最后的机会,王家也一口谢绝了。
糜甑将手里的帛书重新卷好,小心翼翼的放入匣中,深怕有所毁坏。
更妙的是,话语权可就在
方伯手里攥着,随时都能出手,而其他人却只能被动应对。
更深一步就是,糜甑不明白刘封为什么如此相信糜家。
其实刚才无论是馈赠冰糖,还是自报家门,都是他的试探。
糜甑重新低下头继续看了下去,却惊讶的发现,刘封的胃口出奇的小。
就拿刘备成功收回琅琊这件事来说,如果不是各地的军阀情报系统传递了消息,只靠民间自由扩散的话,恐怕一两年后,兖州西部地区都未必能知道这事。
明白对方意思的刘封摇了摇头:“没事,就让他们跟着好了。”
“糜老丈,小子有一些想法,想请您老给把把关,不吝赐教,不知您是否愿意?”
“少主,后面多了几个尾巴。”
这一番试探的结果,让刘封很是满意。
刘封扶起糜甑,谦逊道:“小子在郯城,可是对别驾以叔父相称的。别驾勤政爱民,日夜操劳,为我父拾遗补缺,如此州中能有此安宁,皆是别驾之功也。”
文字是记录了晒盐法的详细步骤和所需人工、器械,而图画则是干脆的将晒盐法的各个工序给画了出来。
其实这个刘封也只是顺带一试,哪怕是后世,就算再蠢,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把家里的机密告诉朋友吧?
更别说东汉这个家族为根基的时代了。
而且这些食盐的成本,也会远远低于往日煮盐法得来的盐货。
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汉武模式远不如榷盐法好用。
这福楼不但精美,而且还是天然的密室。
这年头粮食有多精贵,在这寒冬腊月的,就是有钱都未必能买到粮食,这还不够表达自己等人对方伯的敬仰支持吗?
他心中一动,顺势问道:“公子,老朽有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可否请您指点迷津?”
糜甑抬起头,正好迎上刘封热切的目光。
许勤派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暴露了,一路尾随着对方到了糜府后,眼看着对方递上名帖,然后糜府大开中门,恭恭敬敬的将他迎入府中后,赶忙回王府报信去了。
“打开中门,我亲自去迎。”
事实上糜甑的判断也是正确的,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实行了严厉的盐铁专卖,全盘照抄了汉武模式。
糜甑想起子仲来信,信里经常提到刘封常有别出心裁的想法和念头,而且还都具有不小的可行性。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主客之势,已经更易。
而到了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的一时心软,竟然直接造成了盐铁之利再也收不回来了的窘境。
但接到刘封的名帖后,却是惊动了在家荣养的老家主糜甑。
这哪里是赐教?
仅仅是因为糜竺对刘备的忠诚吗?
刘封决定给这群眼皮子浅薄的士族豪强们上演一下,什么叫做降维打击。